【0687 九千岁与韦宝】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87 九千岁与韦宝】 (2 / 7)
        “你找咱家何事,直言无妨。”魏忠贤收了笑容,审慎的目光投向韦宝。

        “九千岁,我现在已经将杨涟等东林党高官赶出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现在是不是该兑现当初的承诺,许我以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双料正六品官职?”韦宝道。

        其实,韦宝不找魏忠贤,魏忠贤今天也到了要找韦宝的时候了,皇帝交代给韦宝升迁,这是皇帝交代办的事情,魏忠贤不敢拖延。

        不过,魏忠贤却并不着急,准备抻韦宝一下,不让韦宝觉得官职来的容易,要让韦宝对自己感激涕零!

        “下面还没有报上来啊!”魏忠贤道:“朝廷有朝廷的体制,咱家也不好办。”

        “这还不是九千岁一句话的事情吗?我今日已经催促过都察院的栾汝平大人他们了,他们答应上本子保举我,明日应该就会递出去。”韦宝道。他并不担心栾汝平等人食言,因为这是他们当众答应的事情。

        在华夏的古代,大家还是很有契约精神的,口头答应,那也是契约的一种,若是食言,不但外人将瞧不起食言的人,食言的人内心也会有一块疙瘩。

        西学中的契约精神,其内涵曾经出现过质的变化,是从汉语语境中的交易涵义,逐渐过渡过汉语语境中的契约涵义。

        拉丁文中的契约一词,历经了汉文化的重要影响。

        契约论在现代法制理论中,被定性为法制的本质;但在传统法家学术里,契约论连理论基础都算不上,只是一种普通的人类行为方式,根本无法代表人性人文的基本特征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五个人文基本特征。

        有人夸大说契约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根本,并武断地宣称文明国家就是契约国家。

        武断的定论,不但彰显西化的现代知识分子对于人性、人文、人道无知,同时也体现出西化的现代知识体系,在人文领域的研究空白。

        这种论断表面抬高了西学的层次,实质则是暴露了西学知识体系的粗糙、低级。

        契约与法制不能形成表里关系,契约与诚信也不具备因果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