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57 努尔哈赤来了】 (8 / 12)
自德国人谷登堡使用熔化的混合金属铸造铅字,随后他又发明了脂肪性的印刷油墨和印刷机,实现了印刷术的机械化。
报纸的发展也随之迎来了春天。报纸的发展自意大利,沿欧洲西海岸北上,北非、利比利亚、英法、神圣罗马、维京,在很短的时间内,报纸在欧洲取得了流行。
并且在其后的几百年时间里,伴随着殖民者的军舰游弋了世界。
中国的邸报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却是舶来品。
若不是韦总裁的到来,在媒体这一块,由于封建体制的关系,华夏要落后很多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诸多机构出于方便传教的目的,在中国建立报馆。但当时的报纸多为宗教性质的。并无太多新闻性质。
直到19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多了起来。
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著名的维新变法派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强学会,并出版报纸中外纪闻(又名万国公报),这是早期的中国人所办报纸中影响力较大的。
当时仅北京就已经有几十种各类报纸,日印量过千的规模。
1900年后,随着报纸的陆续创办,北京出现了六大报房,字号是:聚兴,聚恒,合成,信义,集文。这些报房控制着京城各报业的发行权,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报房。
各报房都雇有报夫,一律穿蓝布长衫,肩上搭一条蓝布长袋,内装日报,健步如飞,分送各衙门、官员府第、大商号、钱庄等订户。
1911年北京各报社在琉璃厂南柳巷永兴寺,联合开办了一个报刊发行处,负责各类报纸的销售发行,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民间报刊发行及物流机构。
由于联合报刊发行处的建立,在北洋时期,北京的报业中心也随发行处而集中在了南城菜市口附近,民国报、觉报、晨钟报、中国公报等百余种报纸的聚集,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规模产业。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