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7 努尔哈赤来了】 (7 / 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57 努尔哈赤来了】 (7 / 12)
        清朝内阁在北京的东华门外设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名谓“抄写房”、每天由报房派人去那里抄取当天发布的新闻,称“宫文书”,除被称为“宫门抄”的朝廷政事、动态的报道和谕旨全部照登外,奏折的数量因较多则加以选用。这种被印刷成单页不加封皮的“新闻纸”就叫宫门抄,多在傍晚发行,派人送阅,在时间上很像现代的晚报,从性质和级别上又很像供高级干部阅读的**和内参。

        而京报则由宫门抄、谕旨和奏折三部分组成,由于奏折的字数较多,排印费时,需要在晚间才能完成其印刷装订,在次日发行,这种印成对折双页装在一起的京报很像现在发行的日报。

        1912年邸报或京报一直出版到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

        无论是中国的邸报还是西方的每日纪闻,都是古代的媒介,虽有现代报纸的雏形,但仍与人们普遍概念里的报纸有着非常大的出入。

        而韦宝辖区出现的这五六十个报业刊物,已经具备了现代报纸的所有特征。

        现代报纸有三大特性,即:刊载新闻;定期出版;公众发行。

        16世纪中叶,是人类历史上航海大发现的时代。地中海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基础,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城颇为流行的威尼斯小报,在报纸的发展里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意大利威尼斯城当时居地中海贸易中心,与地中海沿岸诸港及德国商业都市联络频繁,成为集中世界各地新闻的都市。

        在这所城市里有个叫manant的组织者,收集有关法庭、城市动态以及贸易信息等新闻,专为王公贵族以及商人发行这个gazette的手抄新闻,在当时非常流行,这就是venicegazette。

        后来venicegazette改用手抄为印刷,加大了发行力度,被后人称为威尼斯公报。

        gazette(格塞塔)本意是一枚威尼斯硬币,一个gazette买一份小报,所以人们就称威尼斯小报为venibsp;gazette,以至于这个词后来成为西欧“报纸”的代名词。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具备现代印刷三大性质的报纸。

        同时,由于威尼斯是当时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海港之一,来往于此的四方过客众多,venibsp;gazette随着这些往来的商贾、水手、游客、教士被更大面积的在欧亚非进行传播,影响了各个地方报纸业的发展。

        从某中意义上说:venibsp;gazette是现代报纸的鼻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