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1 孙承宗的收弟子信号】 (4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91 孙承宗的收弟子信号】 (4 / 8)
        韦宝虽然没事的时候,也爱爱看看儒家道家的各种文章,学习学习,尤其喜欢中庸之道。

        但如果要说养身修身,韦宝已经学了正宗太极拳太极棍了,何必还研究你儒家养身修身的一些理论?

        孙承宗见韦宝感兴趣,似乎很高兴,接着道:“夫人之求其成己、grén、成物、成务者,外求其道于天下万事万物,水世而不可得;反求之于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故求其道于吾心,自可普万事而无或遗。孔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足以为道。”《经曰:“道在尔躬。”“道在尔心。”岂远乎哉?余故常谓:“道外无心,心外无道。”用佛家语意说则“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当体即得。是故与其倡“心即理”、“性即理”,远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备该万理,万理皆归一道。自伏羲、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轲止,圣圣相传,皆言道而不言理,传道而不传理。所以然者,以举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举理字,以立理学,除标新立异别开路径而外,岂有他哉?韩愈力倡道统之说,宋儒意欲创“理统”以继“道统”,井求之于禅释;且后fēnliè道术,各执一端,而有程朱陆王之千古公案,纷争不息,延及各家门人,亦复互相攻讦,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事,一经各立门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辩而理愈纷,理愈争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谓“无事生事”、“无争生争”者也。”

        韦宝这句话算是听懂了,点头道:“不错!“无事生事”、“无争生争”,最是坏事。”暗忖东林党不就一帮这种货色吗?

        大明阉党势力大的时期很多,但哪个时期也不如明末伤经断骨,因为天启朝之后,阉党被崇祯弄干净了!没有阉党了,东林党独大,天下毁坏的更快。

        孙承宗见韦宝赞成自己的观点,更为高兴,觉得韦宝与自己的想法很投契。

        在古代,人是非常注重思想观点的,尤其是当官的人!

        在孙承宗看来,韦宝已经有秀才功名,并且是豪富之家了!最不济,最底限,将来也至少是辽西辽东当地的重要官员!

        大明秀才很多,qiongrén家的秀才连糊口都难,但是有钱人家的秀才,已经算是不小的功名了,功名只有和金银kunbǎng在一起,才更能生辉。

        若是韦宝能再进一步,弄个举人的功名,单凭韦宝今日捐赠24万两纹银巨款的功劳,再花费点银两,直接便可以补一个七品官的缺。而且韦宝现在这么年轻,就这么有头脑,有手段,以孙承宗的慧眼看来,韦宝将来必定大有作为,所以,他很想弄清楚韦宝是否与他的想法一致。

        当然,孙承宗的这些想法,就不是韦宝能琢磨透的了,韦宝还以为孙承宗年纪大了,话多?见谁爱跟谁聊兴趣爱好?还是看自己有眼缘?喜欢跟自己聊天?

        反正没啥文化修养的韦宝,是不会想到孙承宗这是借着谈养身修身,在试探自己的政见,他还远没有到能与古代大儒谈文论道的思想境界。

        “韦公子啊,夫道,寂然无物、无形、无名、无体、无象,远存于先天之上,近存于一心之内,广被万物而无或遗,中应万事而无不当。故天下万变万化,要皆备於吾心,一心不动,肆应咸宜。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于吾心也。举心,则性自在其中矣;举性,则道自在其中矣;举道,则天地万物自在其中矣!故言孺家之道统圣脉,一是以存心养性为工夫为头脑。心性存养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孙承宗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