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9~520章 BB党们的希望和M28陆战之王 (3 / 6)
此战过后,**陆军委员会认为m16战车已经服役了很多年了,是时候被新式的战车替代,于是决定趁着m16战车还处于陆战之王的神坛上,趁着欧美各国都想采购这款战车之时,放宽了出口限制,首次允许m16战车对外出口,赚取的资金则用于帝国陆军继续研发更先进的战车。
光华二**秋,金秋九月某日,在**北苑合成战术训练基地内,一款新型主战战车正在进行高强度的测试。
测试场上,巨大的马达轰鸣声中,只见一辆新型战车高速机动,测试跑道被战车履带扒起一片尘土,整个战车大部分被尘土笼罩着,只露出战车前面一小部分和长长的炮管。
新型战车忽而在平坦的路面上高速前进,忽而在高低起伏的地面快速前进,越过两米多宽的沟堑战壕,进入半米深的河道时劈开十米高的水浪。接着又攀上60度的斜坡,在拒马、暗桩、铁丝网、反坦克蒺藜等反战车障碍中顺利通过,最终完成了测试目的。
这便是**陆军装备科技研发部在战后,立时十年时间研发成功的新型战车的试验车,编号m28a1。
虽然这款战车在光华二十六年就已经制造出原型试验车了,但是帝国陆军部一再推迟采购,要求科研部根据m16式战车在美洲战场、中东战场和北非战场上的表现进行改进缺陷,同时借鉴埃及战场在沙漠中失败的教训加以改进,帝国的装甲战车必须适合在全球各地作战,应适应平原、山地、丘陵、雨林、沙漠、沼泽等各种恶劣战场环境,因此最终拖延到光华二**才获得正式采购合同。考虑到第一批新型战车在光华二**交货,因此被陆军命名委员会定型为m28式,不过实际上m28战车有十多辆样车,根据不同环境而开发。最终陆军委员会以适合最多环境的m28a1作为主力战车,另外m28a2、m28a3等型号也有订购,只不过这几款战车的使用环境有限,采购量小,所以不作为帝国陆军主力装甲师的定制型号。
战后的欧美各国对于坦克的研发都有长足进步,尤其当**的m16战车对外出口后,m16战车已经不再神秘,各国陆续对这款战车进行山寨仿制和逆向工程研发,研发出多宽性能差不多甚至超过m16战车的先进坦克。
例如德国陆军的一号坦克在南非战争中表现突出,是西方世界第一款可以跟**的m16战车同台竞技的主战坦克,尽管一号坦克在南非战场上表现不佳,但这不是一号坦克的性能不够好,而是驾驶这些坦克的是没有任何坦克作战经验的南非共和军,而他们的对手又是身经百战,坦克作战经验丰富的**陆军装甲师,因此一号坦克的美名被南非共和军的战败给埋没了,不过各国陆军资深专家们却对德国的一号坦克赞誉不断,评价其为第一款可以跟**的m16战车实力差不多的西方坦克。
抛开德国陆军的一号坦克,英国的巡洋坦克mki型衍生了十几个版本,其中a1到a13的性能都不错,而a13又有二十多个改进型号,最终英国陆军拿得出手的便是马克(mkiv)型a13e2巡洋坦克。
该坦克重达14.76英吨,尺寸为6×2.5×2.6(米),成员四人(指挥官,炮手,装填手,司机),装甲6-30毫米,搭载2磅主炮(40毫米)一门,备弹87发,辅助武器为0.303英寸的维克斯机枪一挺,备弹3750发。其动力由纳菲尔德v12发动机提供,输出340马力,山寨**的m16战车的克里斯蒂悬挂装置系统,采用大战期间成熟的威尔逊复合变速箱,最大行程150公里,平地战斗巡航速度50公里每小时,山地作战速度在40公里左右。
整体而言,英国的这款马克a13型坦克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作战能力已经超过了**的m16战车。但英国陆军不得不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就马克a13型坦克的履带还得从**进口,因为英国造不出来寿命可达150公里以上的履带,这根**垄断了全球天然橡胶产地、人工橡胶技术以及高分子材料工艺的出口管制,这些直接影响了履带的结合部位的耐磨性能,英国本土造的耐磨材料根本达不到要求。
这样一来,就算英国的坦克多么的先进,一旦上了战场,履带的寿命成为制约其装甲部队作战的最大障碍,而一旦英国敢跟**为敌,那么**只要停止对英国出口履带装甲材料,那么就等于勒住了英国装甲部队的脖子,使其无法作为。
法国陆军一直号称欧洲第一,尽管他们不承认德国陆军在他们之上,但对德国陆军的新装备的出现,法国陆军永远都是最敏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