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中华神盾防空重巡洋舰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4章 中华神盾防空重巡洋舰 (2 / 4)
        连王辰浩得知演习结果后,都不免赞叹海军bb党们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他们推出的强大的防空巡洋舰令王辰浩和国会议员们惊叹不已。

        在环太平洋演习中,海军bb党击败海军cv党的利器是一款搭载有海军装备委员会立时三年开发成功的火神密集阵系统,该密集阵系统拥有强大的火力输出,短时间内射出的密集炮弹令任何想要突破它的飞机变成火鸡。

        代号mk-16的火神密集阵,由一座25吨重的u型旋转炮塔和四门加特林机关炮组成。

        四门加特林机关炮位于两侧上下并列组成,每门加特林机关炮为六管,单管20毫米口径65倍径,发射20毫米穿甲弹和爆破弹。最大射程8000米,有效射程4000米,有效射高1800米,最大射高3000米。

        整个mk16火神密集阵配备4000发弹药,每门加特林机关炮配备1000发弹药,分作四个并列抽屉式弹药箱供弹,由两个副射手统一管理弹药供应。

        u型炮塔两侧悬臂后面是四个抽屉式供弹箱,操作人员坐在u型炮塔凹面内,左右手各控制一个射击按钮,前面是护盾,护盾上方安装有笊篱式射击密位网和望远镜。密位网的发明来自于狙击手使用的狙击镜分划板上的密位点,可以为射击手提供10公里内的敌机的射击参数和提前量,熟练的射击手只要测定了敌机来袭距离和速度,就可以凭借密位网来锁定敌机的位置,并迅速开火,大大提高了射击精确度。望远镜可以为射击手提供观察密集阵的弹道轨迹和确认是否击中敌机,以便迅速校正射击方向。

        同时,u型体中央上方有一部精简版对空搜索火控雷达,对雷达横截面5平方米以上,高度1000米的目标搜索距离为20公里,500米内最大小误差2米,20公里外最大误差300米。

        由于**的雷达技术刚刚起步,设备简陋,精度较差,对空火控雷达仅仅可以为射击手提供早期预警,确定敌机来袭大致数量、方向和方位等数据,战斗开始后,火控系统基本上没有多大作用,完全靠射击手的经验来判断和攻击目标。

        由于敌机在空中是快速移动的目标,因此一门加特林机关炮锁定敌机的位置很困难,于是mk16火神密集阵设计了四门上下并列加特林机关炮,同时开火会瞬间在敌机正面布置一面难以逾越的火力网。

        整个火神密集阵的外观看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武器似的,为了追求强大的对空火力输出,帝国海军装备委员会煞费苦心,打造了mk16火神密集阵防空武器系统。

        之所以采用加特林机关枪而不是传统的并列式m2重机枪,主要是因为对空射击要求的是短时间内倾泻出大量的炮弹,构成敌机无法逾越的火力网。而传统单管重机枪的射速底,依靠短点射来控制射击精度,这不符合对空射击的基本要求。

        传统的加特林机关炮最大射速不过1200发每分,主要原因是导气式枪机系统一旦射速超过800发每分时,系统故障率就急剧攀升,这也是所有单管机枪最大的瓶颈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军装备委员会邀请了众多的武器专家们讨论,但是都没有取得重大效果,加特林机关炮的射速达1400发每分时,便遇到了瓶颈。

        最终,当帝国皇帝王辰浩在考察装备部时,针对这个瓶颈问题,王辰浩立即联想到后世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不用靠枪机本身的后坐力来提供能量,改用外接电源来驱动枪机转动,这样就可以解决导气式枪机气密性不稳定的缺点,电力驱动可以令加特林机关枪得到稳定的能源。

        王辰浩的一句话顿时令所有参与加特林机关炮设计的枪械设计师们茅塞顿开,立即根据王辰浩的指示精神,放弃依靠加特林机关炮自身后坐力来提供转动能量,采用外接大功率电源提供转动能量。在这个先进理念的引导下,海军装备委员会的设计师们终于突破了传统加特林机关炮的射速瓶颈问题,开发出来的火神密集阵的加特林机关炮的射速达到了3600发每分,成为名符其实的火力之神。

        mk16式火神密集阵的出现,令海军bb党们大为兴奋,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一款可以用来阻止j-6战斗机和h2轰炸机破防的舰队防空武器系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