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的“免检”待遇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3章 **的“免检”待遇 (3 / 5)
        德国获取了这些情报后,小毛奇立即跟**方面协商,同样以民用方式从**各大汽车公司进口20000辆军用车辆,装备西线德军。

        为此,**国内大规模生产军用汽车,为了尽快充斥欧洲军用汽车市场,阻止欧洲各国自行生产军用汽车,**本土因为没有战争威胁,所以军方将现役的10万辆军车陆续进行喷漆,转手卖给欧洲各个交战国。同时,国内新生产出来的军车则服役**军队。

        这样,**将二手军车以新车的价格卖给了欧洲各国,即帮助帝国军方升级换代了军车装备,又赚取了欧洲各国大把的黄金()。

        6月,保加利亚出兵30万,在歼一战机的掩护下,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欧战协约国极其不利,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竟然做成了一件大事,那便是说服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3年6月,西线英法联军苦战德军,但是依然丢掉大片领土。与此同时,在东线战场上,俄国200万大军被土耳其、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和德国240万军队牵制住,无法攻入东普鲁士,协约国战前制定的由法国做诱饵吸引德军主力,俄军趁机迅速攻入柏林迫使德国投降的计划破产。

        情况不乐观,协约国面临严重威胁,因此拉拢意大利参战就成为了英法政客们的第一要务。

        经过英法两国不懈的努力,以及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对意大利的排斥,最终导致意大利选择加入协约国阵营。

        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在6月5日对奥匈帝国宣战后。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

        这样一来,意大利成功牵制了奥匈帝国主力,使得俄法两国的压力大减,欧战于是进入僵持状态()。

        抛开欧战。非洲战场上和亚洲战场上也打成了胶着状态。英法40万联军同德国30万军队在苏伊士运河沿线爆发激战,双方都持有要塞防御工事,背后都有**军方在秘密支持。在**的操控下,双方势均力敌,于是打成了胶着状态。

        而非洲殖民地战争也在进行。德国殖民地军队不多,英军占据优势。不过因为法国战线吃紧,英国不得不暂停在殖民地上同德国的战争。将大批殖民军队调回欧洲,支援法国作战。因此,德国殖民军获得了喘息机会,跟英军势均力敌。也导致双方在殖民地战争上陷入了胶着状态。

        亚洲方面,土耳其帝国和俄国在黑海沿岸、俄属波斯爆发大规模战争,作为两国之间的第十二次俄土战争,同时也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一部分。

        俄国和土耳其之间半斤对八两,两国打了几百年,几乎每隔二十年就会打一场大战,双方互有胜负。在这次战争之前,土耳其在第十一次俄土战争中战败。而俄国也在中俄两次战争中被严重削弱,因此双方都没有获得较大优势的胜利。战斗打了十几场,互有胜负。很快也陷入了僵持局面。

        整个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都陷入了僵持状态,这是**最乐意看到的结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