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升温的火药桶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升温的火药桶 (2 / 5)
        1908年9月,**抛出转让苏伊士运河股份的消息全世界各国纷纷派出特使跟**洽谈,希望获得一部分股份,因为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实在太大没有哪国不想分一杯囊的。

        于是**坐地起价,27%的股份不过八千多万而已,硬是被几十个国家的投资商炒作到了5无奈美元。

        英国政府迫切需要取得苏伊士运河股权,因为英国的战略是夺回失去的利益。只是暂时英国不敢跟八国全部翻脸,所以只有取得运河20%

        以上的股份才有权利在运河驻军。而只有英军进驻苏伊士运河区将来才有希望夺回整条苏伊士运河。

        因此,英国是出价最高的买家。而德国和法国也希望得到**的股份那样他们就有主导苏伊士运河的权利了。

        **在考虑良久,最终制定了挑唆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矛盾的战略。

        1909年1月,**将22%股权作价5亿2千万美元转让给英国,将4%的股权作价1亿2万美元转让给德国,将1%的股份作价1000万美元转给了荷兰。这样,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驻军权利,英军重返苏伊士运河。而德国的股份升至31.5%,成为第一大股东,对苏伊士运河有着主导权。荷兰的股份提升至2%。**放弃了股份,但是却获得了6.5亿美元巨额资金。

        4月份,**驻苏伊士运河军队撤离,防务移交给英军。1万**军队撤退至位于地中海的塞浦路斯海军基地,编入**地中海舰队海军陆战旅。另外一万军队撤到印度洋马尔代夫海军基地,编入**印度洋舰队海军陆战旅。

        这样,**成功的从苏伊士运河的暴风区退到外面,坐山观虎斗。

        随着**从苏伊士运河撤军,苏伊士运河区成为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焦点。

        不过,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利益碰撞的加剧,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土耳其帝国四国将股份集合了起来,股份达到了49%,英法俄两国的股份合起来也是49%,双方势均力敌。

        双方都想获得51%股权,以便控制苏伊士运河,于是乎,荷兰手里的2%股权就成为了他们的争夺焦点。

        荷兰本以为这样可以坐地起价,卖个好价钱,可是哪成想,事情太过复杂,两大军事集团荷兰哪个都不敢得罪。荷兰曾经一度想把股票分作两份卖给双方,但是双方都不同意,都要求得到全部,于是荷兰人手里的股票就成为了烫手山芋。

        荷兰跟德国在南非问题上是同盟,因此倾向于将股票卖给德国,但是英法对荷兰施加强大压力,荷兰靠近法国,海上通道又靠英国海军放行,也不得不考虑。

        不过,因为第三次布尔战争问题,荷兰跟英国十分不对付,谈判陷入僵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