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升温的火药桶 (1 / 5)
就在**跟美国角琢巴拿马运河之除,位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也成了各国争夺的焦点。
原本,**牵头组成的八国联军对英作战后,夺取了苏伊士运河,并由八国政府联合管理。
然而,苏伊士运河每年高达三亿美元的巨额过路费收入让各国眼红。八国集团当初规定好的利益分配为**(20%)、法国(20%)、德国(20%)、意大利(10%)、奥匈帝国(10%)、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0%)、**帝国(5%)、荷兰(5%)。
不过,在苏伊士会战期间,出力的只有**、法国和德国三国,其他五国出力甚微,尤其是荷兰只派了500士兵,俄国和奥舟也没出多少力,土耳其帝国只负责后勤,他们分了30%的利润实在太便宜他们了,意大利最新不服,要求重新按照出力多少来分配苏伊士运河的利润,毕竟30%就是9000万美元,相当于意大利14个月的财政收入,这是一笔巨款。
对于意大利的提议,中法德三国自然同意,毕竟他们的贡献最大,分配的最多。然而,奥土俄荷四国却是反对。双方于是争吵不休。
1908年8月,意大利抛开奥土俄荷四国,单独跟中法德三国重新分配苏伊士运河利润。
四国政府随后在开罗完成新的利润分配方式,史称《开罗专条》。
《开罗专条》为中法德意四国抛开八国集团单独订立的专条,规定**(27%)、德国(27%)、法国(25%)、意大利(14%)、奥匈帝国(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2%)、**帝国(2%)、荷兰(1%)。
荷兰一下子从5%降到旧,虽然非常不甘心,但是荷兰并未出力,能够得到0.5%
的利润分配也是赚因此只是抗议了几句。但其他四国则不同意这个方案,于是八国集团从内部分裂。
由于八国联军在苏伊士运河的驻军主要来自中、法、德三国,而且军队战斗力强悍,其他四国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中法德三国之间也是各怀鬼胎。
法国和德国天生的冤家,不打两仗是不会消停的,而**正式借着这一点,希望进一步挑唆法德矛盾而苏伊士运河这个巨大的利益点就是最好的工具。
**控制的巴拿马运河要不了多久就会实现正式商业化运营,到时候苏伊士运河的流量就会减少,收入也会下降。
于是,**决定让出苏伊士运河的27%的股份。但如何出让是个学问为此**皇帝王辰浩和一干文武大臣们商议了好久,最终决定将这笔股份分别出让给英国和德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