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炮火下的“还乡团”(上) (3 / 6)
南天门北近潮河,两山夹峙着这个小山口,山口东边是当时抗战部队标称的372高地,鬼子则称之称为富士型山。
此高地右邻,便是转弯南下的潮河。
南天门山口西边,则是425高地,再西就是421.3高地。
鬼子方面将这一片山地,称为骆驼山。
再往西走,山势迅速拔高,这里就是著名的八道楼子。
因长城蜿蜒其上,雄踞山脊,险峻异常,有8敌楼楼而得名。
这些高地,构成当时我方南天门防御第一线。
而在这些阵地后面,地势要平坦许多,分布着稻黄庄、大新开岭、涌泉庄等村落。
此处山峦重叠,大多标高300米以上。
左依八道楼子等处长城天险,右借潮河为屏障,正面较小、地形复杂、隐蔽死角较多,作为对古北口方向防御,便于敌军接近,并不算非常理想的阵地。
而潮河左岸直抵司马台也是山峦不断,不过由于并非交通要衢,所以重要性就要小不少,也就一直没成为当时双方的争夺焦点。
现在情况反过来了,不仅古北口、南天门在特勤旅手中。
而且古(北口)滦(平)路段,即便骄狂若小鬼子,也不得不承认、哀叹:此路不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