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春风化雨去来急(二) (3 / 4)
一路说话,又是大道,到了中午时便已到了札佐长官司。
札佐长官司人口不少,又当着大路,寨城也立得牢靠,是贵阳往北的第一个大去处。
从湖广运粮而来的商人在此地聚集的不少,一进札佐司地界,便能看到不少粮车聚集在各处路口。
王星平心头想起一事,便问起一旁的蹇守智,“姐夫久在川黔作粮盐,这些运粮车便都是开中的粮商吧?”
“小平你倒是眼尖,只是如今说是粮商有些勉强了。”一路上都是王忠德等人与王星平说些本地风土人情,蹇守智插不上话,难得这回王星平问到他的长项,终于敞开了话匣。
王星平好奇,“哦?姐夫为什么说有些勉强?我在贵阳府中见的粮车也是如此模样。”
“车是一样没错,不过却是空的。”
“嗯?空的?”
“这些都是开中的商人没错,平日你我两家原本也是作这等买卖,毕竟稳当近便,看这情形都是报中完结,赶去四川守支的。”
大明为解决边地军粮问题,借鉴历朝成例定了开中之制,也即是由商人将粮食输送边军驻地,官府以盐引回报,大明食盐专卖,盐引便是从官府盐场支取官盐的凭据。官府给出盐引额度,让商人为边军运粮,商人输粮到地,从官府领取盐引,谓之报中。拿到了盐引再到指定盐场去守候支盐,谓之守支。将支取的盐额发卖,谓之市易。
“为何指定是去四川?”王星平的印象中,贵州本地当是不缺盐的,只是明代情形却不明了。
果然便听蹇守智如数家珍。
“离着贵阳最近便的可就只有四川的盐课提举司一个,别无分号啊。从播州一路西上,内江的黄市,遂宁的广福、仁寿的仙泉,中江的通海、犍为的永通,都能支盐,如此方便却是贵州所未有。”
“产量最多的富顺县富义场十三口都是上等井盐,却是最近便的。”
“此外川内还有云阳县的云安场,只是在万县下面,若是只从湖北运粮,路程倒也不远,不过一来走此路要过夔关天险,二来湖北也不缺粮,最近的石砫宣抚司倒也不用官府来开中,土司的钱粮向来是自家解决的。”
“建昌卫那边倒是还有一处黑白盐井,却是太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