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春风化雨去来急(二)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春风化雨去来急(二) (2 / 4)
        “那东面总没有,我看邸抄上说红苗多在东边铜仁、石阡、思南、思州四郡流窜,偏桥卫北面便有苗民司。”

        “五弟倒是博闻,不过论起这东面最近的,还要是洪边的十二马头,没有宋家点头,寻常哪一个马头的总管敢放红苗进来生事?是嫌自己命长么?”

        沿着贵阳北面的官道向北,东面的一大片土地便是被称为洪边十二马头的地方。贵州安氏、宋氏,世袭着宣慰司的宣慰使和宣慰同知。安氏的亲辖地除了水外的于的、六慕两部则溪外,其余各部都在水西。而宣慰同知宋氏的领地则都在水东的洪边十二马头。马头乃宋氏辖下各部所分,各马头设有总管,管着头下数十村寨,征收田粮、赋税,整备土兵,分派土目,治理土民。

        前任宣慰使安尧臣先过继给四川镇雄府陇氏为子,改名陇澄袭任镇雄府土知府,其兄安疆臣卒后袭复安姓任贵州宣慰使引起争议,水东宋氏家主宋师相便从万历三**受命护贵州宣慰司印,后安尧臣卒,其子袭位,宋氏代管宣慰司印如旧,黔人称为‘冠带权目’、‘护印权司’,其威势可知。

        宋氏人多势众,各马头总管皆出宋氏宗支。

        “是贵阳城中双槐树的那个宋氏?”王星平听王忠德说话便忽然想起上回从柜上归家,路过城中双槐树巷时看到的一处大宅,王小六说那是水东宋家在府城的别业。

        “还能有哪个宋家能如此奢遮,喒这贵州省除了安家就属他们宋家年生久,听说是从唐时就传下到今天,太祖爷爷的天兵进贵州时别个祖上在此地就有七、八百年了,其实他家先人也是正经八百的汉儿,倒是应了五弟你说过的那句。”

        “哪句?”

        “什么入春入夏的。”

        “是入夷入夏,蛮夷入华夏则为华夏,华夏入蛮夷则为蛮夷。”

        是华夏还是蛮夷,汉人政权从来看的是文化认同,不是民族与血缘认同,真要纯以血统民族论,秦汉唐宋,历代的盛世倒有一半都可以说是外族,上个月一起在野地夜营时,王星平和一众军汉说了许多少民的事情,记得其中也有这一句。

        王忠德此时也想了起来,“对对对,就是这个华夏,说起来方才城外经过的灵官庙,旁边那块地也是宋家的,水东地面,他家别业从来不少,再东边的龙里卫,还有新贵县南的花佬乞都有。”

        花佬乞就是后世的花溪,其实并非汉名,乃是彝语音译之变。

        这些土官虽然不敢轻易招惹汉官汉民,但对于辖下的土民,可从来不会客气,历来土民生乱,能有一半是这类原因激变而起。

        若是能荡平贵州地面土司,王忠德第一个愿意,就算论人行赏,也够他几辈子的功劳了。但这等土官世袭罔替,有的已经在此地十多代了,寻常朝廷的流官也对其无甚办法,地方维持还要多有依仗之处。

        听闻张鹤鸣写给朝廷催饷的奏报中说贵州总共能够用于平定四方蛮夷的官军,不过数千,虽有夸张,但也离事实不远。比起周边动不动就能拉出数万土兵的夷酋,纵然官军能够以一当十,这点人数也是杯水车薪,就如此也还不能保障足饷,何况如今全国各地都还不太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