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沽名钓誉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79.沽名钓誉 (1 / 9)
        “桂子早开”的祥瑞,其实在他们上报给皇帝之前,很多世家就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了,有些人家连赏桂的诗都早早做好了十几首在筛选,就等着让家中子弟在这种场合里大放异彩。

        从古到今那么多“绝妙好诗”,除了几个真的惊才绝艳到能七步成诗的,大多是曾经做好的诗作,只不过在这些场合中扬了名而已,毕竟古时候又没有朋友圈。

        但是马文才一篇《祥瑞论》,让这诗会没办法继续下去了,只能不欢而散。

        皇帝固然没有再游玩的兴致,那些准备着“一鸣惊人”的世家子弟也均是失望无比。

        就连五馆生里,也不是没有对此抱有意见的,譬如孔笙那首不错的诗,哪怕是以他家的门第,要得到也要花上不少代价,能写出这样诗的人,如果缺钱,大可卖给那些更大的门阀,如果缺名,更不会轻易将可以扬名的诗作给别人。

        马文才一篇策论,不但搅了局,还让自己陷入了“万夫所指”的境地里去。

        而他得到了什么呢?

        “佛念啊,你有没有想过,你向我劝谏是好事,可你劝谏过后,可能在国子学里没有了容身之地?”

        回宫的路上,萧衍特意将马文才叫到身边,不紧不慢地晃着。

        “这次来同泰寺,我甚至没有召官员和宗室作陪,只点了国子学的学生,是为什么,你真的不明白吗?”

        “陛下是想为‘五馆生’扬名。”

        马文才从容地回答:“但陛下,您这觉得这种‘诗才’之名,对于五馆生们是有益的吗?五馆生的未来,寄托诗作上,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稍显上扬。

        “做再多的诗、再妙的词,世人就会高看我们吗?还是说,陛下花了这么多心思创立五馆,就是为了多培养几个能写诗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