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冤案当初 (5 / 5)
我们看,朱元璋屠戮功臣的行为较汉高祖刘邦实在是远远过之矣。
清代史学家赵翼这样评价“胡蓝之狱”:汉高谋杀功臣固属残忍,然其所必去者,亦止韩、彭,至栾布,则因其反而诛之。卢绾、韩王信,亦以谋反有端而后征讨。其余萧、曹、绎、灌等,方且倚为心膂,欲以托孤、寄命,未尝概加猜忌也。
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
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未有!他又拿历史上的其他例子做了比较——汉光武帝、唐太宗定天下时,他们自己还很年轻,正处壮年,等到他们老的时候,诸功臣也都老的老,死的死了。
宋太祖做皇帝的时候年纪虽然不小了,但是他有个能干的弟弟,他这个弟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有这个弟弟驾驭诸臣,这些功臣因此都得以保全。
至于明太祖,他起事虽早,但是到天下大定时则年已六十有余了。
懿文太子朱标仁柔,等他死后,其子朱允就更孱弱,朱元璋于是不得不为身后之事而做准备了。因此,他两兴大狱,将诸功臣一网打尽,由此可推见其心迹。胡惟庸之死在洪武十三年,案发之时,同诛者不过陈宁、涂节数人。
而到朱元璋兴胡党之狱时,则在洪武二十三年,这时候距惟庸死已十余年。
后世史家每每论及此处,就会反讽:岂有首逆已死,同谋之人十余年始败露者?这只不过是朱元
璋以胡惟庸案借题发挥,阴使狱词牵连到所有的人,以实现他的草禽之计,赵翼的评价是很有见地的。
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是为了强化专制皇权,维持朱家皇朝的长治久安,但在当时,明朝刚刚建立,中央集权的加强可以说保证了统一战争的完成,有利于抵御外敌,有利于保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朱元璋的极端专制和野蛮杀戮,将民主精神扼杀净尽,给后世留下了恶劣的先例,导致中国再次陷入长期专制统治的深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所以物极必反,朱元璋的残暴,不计后果,将自己一手打造的天下,再次推向血火当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