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冤案当初 (4 / 5)
蓝玉等人的引颈就戮,恰恰说明是朱元璋采取了先发制人的行动。
朱元璋不仅先发制人,说话还不算数。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二日,他推翻了不再追究胡党的承诺,再次借胡惟庸案诛杀了靖宁侯叶升。
叶升是蓝玉的姻亲,杀叶升就是揭开了蓝玉案的序幕。
这时,蓝玉尚远在征讨西番的前线,死心塌地为朱元璋征战的他对即将临头的大祸毫无觉察。
如果他稍有异心,在姻亲叶升被被杀后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回来。
所以,明末清初的史家谈迁说:“蓝凉公非反也。虎将粗暴,不善为容,彼犹沾沾一太师,何有他望!…富贵骄溢,动结疑网,积疑不解,衅成钟室。”
他这话的意思是,蓝玉不过是一个脾气粗暴的将领,骄傲跋扈,不善于讨好人,引起了朱元璋的怀疑,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蓝玉死后,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朱元璋又找借口杀了宋国公冯胜,二**二月,又杀了颖国
公傅友德。
这样,终洪武一朝,在明初开国功臣中,身为公侯而得以幸存的人仅有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二人。
胡蓝之狱让我们看到,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赤贫农民、一个游方僧,一旦登上皇帝的宝座,要实现绝对集权,并欲使之传之久远,表现出了怎样的残忍,而他的残忍又让多少人断送性命、付出鲜血!
古人评论当年汉高祖刘邦诛杀功臣时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