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九章 梓潼县城 (1 / 3)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三**),复置益州和广汉郡,雒县为广汉郡属县。
三国时期,魏元帝景元四年(公元283年),魏灭蜀,分益州为梁州。广汉郡改属梁州,雒县仍为郡治。
东晋时期(公元317年至公元420年),广汉郡仍属梁州,雒县为郡治。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蜀郡为益州。次年,分雒县置什邡县。
元世祖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复置汉州,领什邡、德阳、绵竹三个县,撤销雒县建制,由汉州直辖原雒县地区,以原雒县为州治。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明玉珍在蜀称帝,建立大夏国,复置雒县。
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灭大夏国。同年,省雒县入汉州,仍领三县。明末,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建置沿旧。
清初,仍如明制。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降汉州为散州(单州),不再辖县,隶属成都府,沿袭至民国元年。
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汉州为广汉县(缘广汉郡而名),属川西道(次年改为西川道)。
而梓潼县城就是隶属于广汉郡治下!
梓潼县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东北方,
春秋战国时期,梓潼属蜀国领地。秦国开始在蜀地实行郡县制,置蜀郡,划蜀地为三十一县,梓潼县始置,隶属秦国蜀郡。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派遣将军林挚平定巴蜀,汉承秦制,仍实行郡县制。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据蜀,建“大成”国,又改子同郡为就都郡。
三国蜀汉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曹魏遣大将军钟会、邓艾伐蜀,后主刘禅献城投降。魏灭蜀后,将蜀国划分为梁、益二州,梓潼郡仍置,隶属魏国梁州(州治在后世的陕西汉中),仍分领蜀汉时所属七县。
汉兴元年(公元338年)李寿接皇帝位后,改国号为“汉”,梓潼县仍置,仍隶属大汉梓潼郡(郡治涪城县)。置于梓潼水尾的万安县(县治即后世的梓潼县仙峰乡),亦徙移至潺亭(即后世的罗江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