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5章 这话过了吧? (5 / 6)
萧正把问题拉回去了一步,问:“刚才你提到重化工业问题,我想问一句,2003年我国经济开始新一轮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在如钢铁、化工、重型机械等重化工业领域的大规模投资。一些人认为这种在重化工业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标志着华夏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扬期……你的看法?”
萧宸接过保姆递过来的茶,道了声谢,说道:“‘十五’计划确定以调整结构为主线,这是很正确的,但在当前的经济体制条件下,以及在现行干部考核制度和财税制度的压力下,许多政fǔ官员把‘结构优化’解释为大量投入土地、信贷等资源,实现产业结构的重型化。这种认识使‘十五’计划在执行中出了不少的问题。
重化工业倾向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一是妨碍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整体经济效率不高;第二就是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三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第四个问题是就业状况恶化;五是促成了经济过热,并使整个经济蕴涵着金融风险。
所以我认为,工业重型化这条旧型工业化道路是没有前途的。我们必须实现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现状,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华夏特sè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这种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首先应有别于早期工业化,也就是旧工业化道路。早期的工业化道路是靠物质资本积累,以及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现代经济增长则主要靠人力资本积累和效率提高实现。我认为所谓‘新型工业化’,具有两重意义:第一重意义是相对于旧型的而言的;第二重意义是信息时代的新型,就是**所讲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萧正笑了一笑,所有所指地说:“最近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叫‘华夏经验’,访问十几个省的省长、书记,每位的发言都是大同xiǎo异,他们的核心思想就是发展工业,因为只有这样才有税收,才能显示地方政fǔ的政绩。你刚才对此做了一些个人分析,我忽然想到一点,假如我们的税收可以征收物业税的话,那么地方政fǔ就可以不发展工业,也有稳定的税源。物业税是以房价为税基的,房价越高,收的税就越多。那么地方政fǔ就都去提高房价,从而就更有动力去改善一些与房价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那时候地方政fǔ岂不是会比谁的社会治安好、谁的空气好、谁的水好。比如说近来川都和临安打擂台,都在说自己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因此它们就会在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上展开竞争,从而使地方的环境得到改善。照你个这个观点,如果政fǔ的工作是放在这些方面而不是去决定如何拉动生产、决定生产什么,那么政fǔ职能的定位也就对了?”
萧宸立刻否认:“那不同啊,都去收物业税了,虽然炒房的人肯定要少很多,房价也可能渐趋合理,居住条件也会相应改善……可是失业率怎么办呢?总得社会生产力够不够呢?我们不能因为要住得安心舒心,就不吃饭了吧?”
萧正笑着摆摆手:“2004年我国9.1%的gdp增长里面工业占了64%。对工业高速增长作用最大的六个行业分别是电子、冶金、jiāo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力、化工和电气机械行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增长%,大大超过了轻工业%的增长速度,表明华夏进入了新的重化工业主导的发展阶段。由于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重从98年为60:40,2000年为62.5:37.5进一步上升至2003年为64:36。
华夏的工业增长是不是到头了,是不是可以跳过重化工业的发展?工业化有几个指标,第一是农业,农业在整个产业的比重下降到1第二是农业就业的人口,要求降到第三是城市人口比重应该占总人口的60%以上,我们现在是40%多一点。另外从全球制造业的分布来看,美国2003年是17111亿美元,日本是9111亿美元、德国是4430亿美元,华夏是3825亿美元,可以看出华夏的比重仍然是比较xiǎo的。我们曾测算,华夏要赶上日本大概需要20年,赶上美国大概需要40年,中间必须要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重化工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再从比较优势看。体系下华夏最大的比较优势在什么地方?华夏的土地没有优势,像澳大利亚那样做世界农场是不可能的,资本密集型也不可能,科技上其实也没有优势,华夏最大的优势仍然是做制造业。华夏在之后最明显的前景就是做‘世界工厂’了。
所以,我们看到重化工业不仅成为地方政fǔ的选择,也成为民营企业的选择。比如说2003年钢铁投资增长幅度高达130%,汽车投资增幅也超过了70%,其中都以民营企业的投资为主——就像天辰汽车,这你不能否认吧?当然这里面有要素价格扭曲和环境代价没有完全计入的影响,但即使排除要素扭曲,加入环境成本,考虑重化工业在当前的极高的资本回报率(差不多三年就可收回一个钢铁厂的投资),我估计大的投资方向不会有根本改变。
华夏工业发展的真正问题和前途在何方?世界几百年工业化的历程,到现在为止发达工业国加起来不过7亿人口。但华夏成为‘世界工厂’,加入发达工业国行列,人口到顶峰时,一家伙就会开进去14亿多,相当于当前全部发达工业国人口的两倍。这将引发全世界资源、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从国际上几个制造业中心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技术革命。我个人看好第六次产业革命将有可能是以华夏的需求为主导的革命。”
这是萧正难得地表明他的观点,萧宸听了,暂时沉默,然后道:“其实我们的观点有相通的地方,我认为新的工业要以高技术含量为标志,而大伯你刚才也说了,华夏即便要做世界工厂,也得改进技术。所以这根本的一点是一样的,就是技术决定发展。”
萧正微微一笑,再次岔开话题:“最近一段时间,全世界热切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华夏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你觉得这个战略怎么制定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