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上有政策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09章 上有政策 (5 / 5)
        《新华日报》:在建设新农村方面,有哪些事要做?比如流通体制改革是否还得推进,财政投入还远远不够等?

        萧宸:是的。流通体制的改革,就目前情况看,应该说政fǔ行政xìng干预并不多。比如粮食领域,政fǔ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合理的价格。

        《新华日报》:关于粮食价格还是有很多的严格规定?

        萧宸:不能这么说。比如去年10月以后宣布停止出口,前段时间**又做了新的调整。在那个时候,宣布停止出口的国家很多,那是出于安全考虑,不是价格。也有人说,国际上粮食价格高,你不让我们出口。在一段时间里是这样的。现在国际市场的粮价比国内低得多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政fǔ这几年做的就是制定一个最低收购价。我们做的就是,政fǔ制定的收购价,一直跟着市场价走。只要一跌下来,底下就是政fǔ的最低收购价,开始收购。等到相当部分粮食进了政fǔ的库,供应量减少了,市场价上去了,再由市场去收。这实际是市场在定价格,不是政fǔ。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均衡价格。

        《新华日报》:市场也会有失灵的时候,比如去年的通货膨胀,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市场自发的配置,会把大多数资源配置在高回报的领域,比如**,而在农业等领域配置太少,供应不足,这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所以,单靠市场并不能解决问题?

        萧宸:对,我觉得有道理。整个农业投资不足,是一个目前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农业的基础设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但是我觉得,去年尤其是一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还不是那么简单。我还是赞成去年的价格上涨是结构xìng的价格上涨。

        去年cpi这么涨,能看出来其中就几个品种在涨。这些因素现在也消失了。所以,去年的价格上涨,投资结构不合理是有关系的。从去年上涨的这些产品来看,其中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从长期看,现在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水平,很难维持我们这样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18亿亩土地,一年播种面积两三亿亩,要消费这么多农产品,它做不到。于是,有些产品就不得不依赖进口。涨价是国际市场价格大涨引起的。

        《新华日报》:是输入型的通胀?

        萧宸:对。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的投入不够,农业生产水平低,产不出这么多东西,于是不得不进口。一进口,输入型通胀就进来了。

        《新华日报》:你如何评价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推进进程?

        萧宸:我觉得,不是政fǔ不管,而是政fǔ不收购大头就是市场化了。从全球看,就这么几大粮商,而且就华夏来说,收购粮食的人,经营主体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它需要有一个过程,慢慢整合,慢慢形成比较规范的市场制度。政fǔ在起主导作用,避免暴涨暴跌,就是做好囤吐调节机制、最低收购价机制,慢慢把对粮食控制的权力,更多让渡给市场。政fǔ主要做三件事:一是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者直接补贴;二是,制定最低收购价格,避免粮价跌得过多。跌到这个下面,政fǔ就开始收购了;三是,政fǔ建立相当大的储备,要有中央的储备、地方的储备,丰年就多收一点,歉年就多放一点。此外,很好地利用国际市场进行调节。市场的主体发育也要有个过程。宦海龙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