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敲定 (4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19章 敲定 (4 / 7)
        李云新皱眉思索了一下,忽然记起,讶然反问:“可是那位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的官场不倒翁?。然后明白过来:“这首诗是他写的?”

        萧定点了点头,李云新笑起来:“这位老兄倒是好本事,换主子跟换裤子一样快,还能常穿常新,只是没料到他还会作诗。”

        萧客看了李云新一眼,却是摇头道:“我倒是觉得,冯道此人,乃是旷世大才,甚至大贤

        李云新大为惊讶,萧震笑起来:“云新对冯道,了解多少?”

        李云新讪讪一笑:“历央,我不怎么在行,就记得这位冯大人当了四朝元老,曾做了十介。皇帝的臣子,后人欧阳修骂他是无廉耻者。”

        萧客呵呵一笑,他说冯道大才绝非儿戏,就文化传承上的功绩来说,后唐长兴三年公元嘘年,冯道为印行经籍标准文本,经皇帝批准由尚书屯田员外郎田敏等人任详勘官,李鹁、朱延熙等书写依唐刻《开成石经》,并和经注合刊,开雕“九经”:《易》、《书》、《诗》、《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周礼》、《仪礼》和《礼记》,以端楷书写,能匠刊刻。到了后周广顺三年公元愣年五月雕印完成,历时刀年。

        同时刻成的有唐代张参撰《五经文字》、玄度撰《九经字样》等书。因刻书事业由国子监主持,故史称“五代监本九经”创官刻书籍之始。当时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对此,元王祯评为“因是天下书籍遂广。”可惜印本后来失传。

        而大贤呢?

        萧震喝了一口茶,悠然道:“冯道此人,可谓是千古毁誉在一身啊看了看有些不解的李云新,萧客道:“古人云:“忠臣不事二主。华夏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朝代更替周而复始,死节之士比比皆是,赞美之声也不绝于耳。然而,透过这貌似令人荡气回肠的忠义烈行,我们发现,其实为人臣者没有丝毫独立性,只不过是某个帝王的依附者,就像手之与臂、发之与肤,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所谓的“忠,其实大多是“不得不忠”“不得不忠,自然只能是忠于着王,而不是忠于职守,所以,当官的总有一肚子揣测圣意的官场计谋,而最缺乏为民造福的职业操守。从这个意义上讲,被后人唾骂了上千年的五代时的“长乐老

        训凶,倒是个不折不扣的苏类臣子。在他身卜所体现出的吼址怀川就显得颇有几分难能可贵。”

        “职业操守?”李云新有些觉得好笑,那个年代,有什么职业操守好谈啊?

        萧震笑起来,并不介意李云新的意外,而解释道:“冯道一生在唐、晋、汉、周四朝为臣,侍奉了近十个皇帝,个居将相高个二十余年,屡经丧君亡国。按照传统的忠君伦理,他早就该尽臣子之节,或随先帝殉节,或退隐老死,可他反而毫不在意,心安理得地接受着一个个新君递过来的橄榄枝,甚至在晚年还洋洋自得地写下《长乐老自序》,历数其曾经服务过的君王、获得过的各种官职荣誉,以及其家人妻子所得到的恩赐。因此,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骂他是“无廉耻者”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他“乃奸臣之尤”即便到新华夏建立后,史学家范文澜还把他看作是“五代腐朽官僚的典型”

        李云新听了,更奇怪:“这有问题吗?这人,,换了这么多老大也就算了,老了还炫耀这介”不是无耻之尤是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