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任重道远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任重道远 (2 / 4)
        导致政治败坏、政治失效的第一个原因是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具体化到人群,就是跟各个政府部门建立特殊关系的特殊利益集团和跟地方政府联系紧密的地方利益集团。政令不畅的直接后果是中央制定的法律和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它的间接后果或者说最主要的后果就是普通大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利益诉求得不到实现。所以,人们一方面对于中央政府有很高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对于具体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认同度很低,视之为贪官污吏的大本营。一些地方的政府和官员甚至成为了人民的敌人。

        一个难堪的事实是,虽然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在阻**的政令畅通,损害民众的利益,但是中央政府同时又在为各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合法性支持,因为这些部门和地方政府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一旦因为部门利益集团和地方利益集团与民众发生利益冲突,中央政府站在哪一边就成为一件颇费周折的事情。

        政治败坏的第二个原因是一些部门和地方的懒政、幕政。

        政治败坏的第三个原因是公共权力的运用逐利化、绿林好汉化。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想打这过,留下买路财。

        政治败坏的第四叮,原因是一些公共权力已经发展到“合法**”的地步,抢夺、霸占、武力,在官民之间,已经不存在良性互动的空间。一遇事端便出动警力,弹压百姓,草管人命。在一些地方,政府除了镇压之外,已经表现不出或者说丧失了其他职能。说服、引导、教育、谈判、协商、妥协、调解等这些手段都被视之为婆婆妈妈,主张使用上述手段的官员会被认为缺乏能力和魄力。甚至是何仇这样的官员一萧震认为他实际上是想为老百姓办些实事的也认为不必什么都跟老百姓解释,觉得这解释太浪费时间。

        然而就是这些心理过多,使得民众的权利塌陷了,而中央的政令也逐渐的出不了**了。

        萧震深知目前的房改才进行不久,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日后的房价会高到那样的程度,很多人现在都觉得房改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政府给的那十几平米的小房子要住一家三口甚至更多人实在太不像话,房改后只要努力赚钱,终归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两室一厅”

        然而深知日后情形的萧客却不能不提前开始未雨绸缪。

        日后的高房价与土地财政在萧客看来是有问题的。前世房价暴涨之后,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地方政府之所以抗拒中央调控房价的的政令,把房价抬得那么高,主要是因为分税制造成的。实行分税制后,中央政府占有了大部分的税源,地方税源减少。按照常理,税源减少,地方政府相应承担的公共职能也应当减少。但是,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职能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逐渐增加,地方财政不堪重负,所以借地生财,抬高房价,高价拍卖土地就成为弥补财政支出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如果就事论事,分税制导致土地财政说有一定的道理,这个道理也很能迷惑人。如果把“三公消费”纳入到考虑范围,这个道理可能就很难站住脚了。比如伤年以来,华夏财政行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增加口。多亿元,四年以后,该项经费支出已接近吸洲乙元。传统上,这部分经费被称为“三公消费”即公款吃喝招待、公车开支和公费出国。大约相当于全年财政支出的端。国家行政学院某位教投在央视的访谈节目中表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是腮左右,日本占2蕊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占鳃左右。另据耶鲁大学某教授介绍,美国政府财政开支的乃%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产品,行政开支只占惯,而我国政府开支只有左鳃用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教和科研事业,两者反差太大。

        可见,地方政府更多的是把钱花在了“三公消费”上面。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逻辑,控制“三公消费”和调控房价都是中央政令,两项政令都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三公消费”过多导致地方财政紧张,地方财政紧张所以就搞土地财政,抗拒中央政令三公消费的结果成为了另一项抗拒中央政令调控房价的原因,最后是开发商举行房价登高比赛,民怨沸腾。

        所以在萧震看来,日后的房价过高而且难以限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央政治威权下降的原因。

        如果再看地方政府债务,则更明显。华夏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由来已久。尽管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但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大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赤字,举债度日或负债运行,且这些债务大多处于隐性状态。萧震深知到旧年后,积聚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竟然成为华夏宏观经济中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

        根据前世的历史,十年后地方政府各种债务总额约为8万亿元**;考虑到劲口年开工的基建项目在力旧将进入建设高峰期,对资金的需求会逐步上升,因此力旧年地方政府的贷款规模再扩大3万亿4万亿元也并不为奇。根据这一推算,地方政府贷款规模在力旧年底也许会达到。万亿一口万亿元。

        萧定还知道,凶年以后,为二…汉度地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政府会采取扩大狈世甲刷激经济的措施。出人意料的是,常常把中央政令打折执行的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这一次为什么那么尊重中央权威,那么不打折扣地执行中央政策,甚至是超计发地执行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是从经济和金融风险的角度,或者是从中央地方分税制改革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政治角度分析,可以发现这是一种以尊重中央权威方式忽视中央权威的行为方式。在大量的政府投资中,有很多投资其实是无效投资、重复投资。根据行业潜规则,一项本来只需耗资,亿元的工程,最终报价往往是引乙、引乙,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四倍以上。至于这些钱最终到了哪里,是工程领域人尽皆知的秘密。政府投资资金的最终来源无非就是来自于人民的税收,民众税负增加,客观上造成民众财产权利受到挤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