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大河滔滔(四) (3 / 6)
东、北两个方向,几十公里外就是护卫军的防线,除非李、白等人要学谷良民那样投奔护卫军,否则,这两路行不通!
西边,华中派遣军的第13师团已与华北方面军的第16师团会师,并切断了沿陇海线向西的退路。而在这两个师团附近,还有日军第5、第9等师团正在靠拢过来。这一路,同样行不通!
在宿县南面,日军第3师团正与韦云淞31军、冯治安77军、周祖晃第7军各一部在祁县集一带沿浍河进行着激战。这一路也不容易通过。
徐州的情况确实很严峻,但徐州不同于上海和南京,它四通八达,敌人可以从多方面发动进攻,而守军也可从多个方向进行增援、反击与转移,并且徐州附近多山,利于守军层层设防。
日军装备好,其空军也连续对徐州一带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轰炸,地面部队除了轻武器有足够的火力密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火炮及约230辆坦克与装甲车。但日军兵力少,既无法对徐州外围全面遮蔽,也无法在顷刻间就拿下徐州,这就给五战区部队突围创造了条件。
白崇禧先是分析了一番徐州周边的形势,又接着说道:“华中日军主力北上陇海线后,其后方就显得空虚,仅凭宿县南面的第3师团是无法阻挡我战区数十万大军的,我们的退路就选在南方!不过,要想各部做到有序撤退,那还需要做些调整才行。至少要先做出一副固守决战的架势,待我部兵力就绪而日军尚未发觉我军意图时,再行突围!我的意见是:
一、将北线的汤恩伯第二十军团,调至徐州以南符离集、闵贤集、宿县一带,占领阵地,以增强徐州南部地区之防御。
二、将卢汉的第60军,集结于徐州南郊作为机动部队。
三、调于学忠51军一个师守卧牛山;调第二集团军一个师守九里山。
四、今向永城方向警戒的刘汝明第68军,派出两个旅,截击萧县西北瓦子口之敌第9师团。
五、令李仙洲第92军139师,坚守萧县。”
李宗仁沉思了一会儿,颔首说道:“健生的部署很妥当。部队调整完后,先顶一下,再看情况下达撤退命令。”
李宗仁想的不错,但第13、第16两师团的坦克部队却在第二天就沿陇海线向东攻击,坚守萧县的李兆锳第139师因伤亡过大,急电李宗仁求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