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义利之间(一)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义利之间(一) (4 / 6)
        而日本所拟订的谈判条件,其主要内容就是要求中国军队撤出河北、承认满洲国。令人无语的是,即便是这样苛刻的条件,日本人仍认为是“优厚”!

        不过,老蒋根本就没见日本那个所谓的谈判代表,便断然拒绝了日本的条件!通过日军不断增兵华北的事实,老蒋清楚地判定:日军此番绝不会止步于平津或河北,其目的是整个华北甚至是整个中国!

        至于眼下日军暂时的止步,那不过是等待后续部队到达,并趁机确定主攻方向罢了。日本人所宣扬的那些东西,只能骗骗宋哲元之流,是瞒不过现在已对日本意图有较为清醒认识的老蒋的。

        截止8月1日,日军在华北兵力从原来的1个师团、3个旅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从关东军抽调过来的1个半旅团,总兵力已达10万多。再加上日军配备的飞机、坦克等重武器,不光是防御平津足够,就是防御整个河北省也足够。但眼下日军却仍从其国内向华北增兵,这只能说明日军无意就此罢手,而是想进一步升级战争规模,扩大侵略范围。

        实际上,在7月29日,日本军方已经制定了《对华作战计划大纲》,其中明确说明:中国驻屯军以4个师团为骨干击溃该河北省的中国军队,以1个师团占领青岛地区,同时以一部兵力占领上海。

        而在此前,日本政府已经决定从国内急调第5、第6、第10共3个常设师团开赴华北。这3个师团总兵力也有10万左右。也就是说,等这部分兵力抵达后,华北日军兵力将达到20万!

        20万日军,其针对的目标绝非损兵折将的29军!也绝不会止步于河北!日军所图谋的至少是整个华北!也正是有了如此认识,老蒋才接连发表讲话,给各界吹风、打气。

        对29军在平津一带如此快的败退,最感到心惊肉跳的是阎锡山。尽管此前通过贾景德所转述赵振中的话语,阎锡山听过“29军顶不过一星期”的说法,可当这一判定变成现实后,他还是愣怔了半晌。

        日军占领了北平之后,距离山西已然不远。阎锡山相信此前赵振中的分析,一旦日军拿下平津,那下一步的目标必然是沿平绥线、正太路攻击山西。尽管这其中还有察哈尔和河北地区做缓冲,可阎锡山明白,宋哲元等人这几年把老蒋拨付的国防建设费用全部揣进了腰包,根本就没有半点工事的影子,在日军的飞机、大炮面前是顶不住的。

        “西北有大能啊!”心绪复杂地赞叹了一声后,阎锡山又自语道,“今后晋绥的祸事可就要到了。”

        按照阎锡山本意,他是极想去西北同赵振中洽商有关抗日事项的。虽然西北奉行独立自主,可哪怕是联而不合,引西北以为臂助,也将对晋绥今后的抗战有莫大的益处。但南京那边已经来了电报催促,要阎锡山务必于3日前赶到南京,参加即将举行的军事会议,他也只好将去西北的念头暂时按下,等回来后再说了。

        对平津战局的发展,西北自然也在关注。

        虽然此前已经明白现在的29军是将熊熊一窝,可得知平津一带在短短6天时间就彻底易手后,李济深和蔡廷锴、翁照垣等人仍难以接受。

        “要工事没工事,要指挥没指挥,兵力又分散四处,畏畏缩缩的,这打得什么糊涂鸟仗?!宋哲元该上军事法庭!”生性耿介的蔡廷锴禁不住拍案怒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