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明夷不明(一) (3 / 7)
有了这些顾虑,再加上冀察委员会里那些亲日分子又整天围着宋哲元灌**汤,宋哲元最终还是定下了“求和、保地盘”的心思。
但宋哲元的这番心思注定要落在空处。
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回日本国内后,受石原莞尔等秉持“不扩大”观点人物的影响,近卫内阁在9日召开的会议上原本也打算采取不扩大事态的方针。但在军方奉行“扩大”主张的重量级人物影响下,近卫内阁11日再次召开会议,确定将事件升级成“北支事变”,并决定增兵华北!
与石原莞尔等不扩大派相比,扩大派的阵容堪称豪华。陆相杉山元、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朝鲜军司令官小矾国昭和中国驻屯军的决策层与少壮派,都是强烈主张扩大侵略。
石原等人认为,日本对外扩张的主要对手是苏联,若拿出很大兵力对华作战,势必影响对苏备战。中国已经是统一的中国,日本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很有可能陷入长期作战的泥潭,对日本不利。
而以陆相杉山元为首的扩大派则被自九?一八以来的胜利刺激得目空一切,极为狂妄。杉山元信誓旦旦地在天皇面前保证道:“如果一次派出大量部队,事变大约用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解决。”小矾国昭则到处鼓吹“要利用这一时机,推行治理中国的雄图”。在他们的鼓动下,更多的日本高层相信:“对中国只需拔刀威胁一下,它就会屈服”;“征服中国只需要1个师团,3艘巡洋舰”;“最大限度,通过一次保定会战,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尽管后来的战争历程证明了石原等人的担忧很有道理,但石原等人也并非真个要对中国友好的善男信女。实际上,石原莞尔等人与扩大派只是在全面侵华发动时机上有分歧,对是否在中国扩张这一根本问题上却是一致的。
在11日的内阁会议确定了日本扩大事态的态度后,日本天皇委任日军教育总监部部长香月清司中将,接替患重病的田代皖一郎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
同日,日本政府决定向华北增派5个师团。其中,关东军独立混成第l、第11旅团,朝鲜军第20师团,航空队及若干特种兵就近率先开赴北平、天津。
日本大举增兵华北,意味着卢沟桥事变的扩大和升级,也意味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宋哲元妄图息事宁人,通过与日和谈解决事端以保住自家地盘的想法只能落到空处!
老蒋本来电令宋哲元到保定坐镇指挥前方战事,但宋哲元11日却径直去了天津。随即,宋哲元派张自忠、张允荣与日军进行秘密谈判,以求苟安。
尽管关东军从12日开始就源源不断地沿北宁线开抵天津,可宋哲元心存侥幸,仍对日军抱有幻想。除了发表“能平即能和”之类的谈话,宋哲元竟命令卢沟桥驻军撤至长辛店及衡门口!根本就没理会老蒋“不屈服、不扩大”、“就地抵抗”的电令!
实际上,在得知宋哲元11日返回天津与日和谈的消息后,老蒋就怒不可遏。可眼下他却不能对宋哲元催逼过甚,免得将宋彻底推到日本人那边。无奈之下,老蒋只得强压怒火,派参谋次长熊斌去向宋哲元表明南京政府的抗战决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