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三章 科举之议 (3 / 4)
曹操扬了扬手中书信,大笑道:“是陈元龙送来书信,其会助本司空夺下邳!…”
这次众人听到,齐齐露出喜色,而郭嘉等人,则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顿了一下,郭嘉便拱手道:“主公,有陈元龙当内应,下邪随手可得!嘉以为,主公先削弱吕布之力量,待得其与我军决战之时,就让陈元龙动手。到时吕布就无家可归了!”
曹操重重地领首道:“众将听令,立即依计行事,不得有误!”
“诺!…”
颍川书院,激烈的辩论早已结束,不过颍川书院的学生们却没有就此放松,相反两派的人都加紧翻找典籍,希望从其中得到新的见解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竞争式学习,倒是很少出现,只是郑玄和张俭见到学子们都如此勤奋,也就没有阻止,反而抱着支持的态度。而颍川书院内部,也变成了三日一小辩,十日一大辩,好几次陈泰和郭奕两个都差点打了起来。幸好蒋济等人比较冷静,按住他们罢了。
曹植倒是十分享受颍川书院的学习氛围,况且这里有郑玄和张俭两位大儒收藏的书籍,这里面不少都是他从未看过的孤本。因此,曹植在颍川书院,直接住了三个月有多。期间虽然也回过几次许昌城探望卞夫人她们,但停留的时间并不算长。
不过卞夫人见着曹植往颍川书院跑,不仅没有反对,而且还十分支持。毕竟这总比曹植往其他地方跑更好,况且在颍川书院还有郑玄等大儒看着他,卞夫人也放心得紧。
住在颍川书院,曹植除了与一众学子交谈接触之外,平日大都数时间都和郑玄、张俭两位大儒呆在一起。他们二人虽然被华院诊治过,但毕竟年事已高,也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年,故此有这等机会跟两位大儒学习,吸收他们的知识,曹植自然不会放过了。
跟着二人学习,曹植以前学习的不少问题,都得到解决。要知道曹植毕竟还年少,虽说有些见解独特,但基础还是欠缺火候,现在跟着二人,却是获益良多。郑玄讲的,主要都是道理、经学,而张俭跟郑玄,讲的就颇为不同。由于张俭早前出仕,从政经验丰富,因此曹植跟他学习,主要讨论的都是此政事。
曹植将一些政策和制度设想都毫无保留地告诉张俭,而张俭亦乐于给予意见,并帮忙作出修改。这此东西,除了张俭之外”司马享、蒋济、郭奕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评时论政”本就是士人该做的事,这么一来曹植跟蒋济等人却是结下了不少交情。
这天,偏厅之中,曹植正和郑玄、张俭两位大儒讨论问题。只听见张俭点头说道:“子建,你所提出的科举取士,的确不错。
然而科举取士只重才,而不重德。有才无德之人,若是重用,恐怕…………。
曹植闻言,笑了笑道:“元节公,我大汉以举孝廉出仕,在先汉时还好说,的确是孝廉有道。然而到了后汉,宦官、外戚轮番专政,世家实力又增强,孝廉抖是为某些人所把持,是不是真正的孝廉有道,这个就值得斟酌了!”
张俭对此,并没有否认,反而轻轻点头道:“子建所言亦是有理。举孝廉在后来的确已经不再公正,然而被举之士虽然无才,但在孝与廉上面,总归还是要小心,一旦其行差踏错,就是万劫不复。相反,若按子建所言,科举取士,取有才之人为官,但是在孝与廉上面,怕就没有了抑制。子建爱说中庸,如此一来恐怕就失却了偏颇,不能做到中庸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