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29 529X (3 / 4)
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殷怜开着偌大的金手指,都能意识到不可行,沈律作出这样的判断自然也不让人意外——此时此刻,还远没有到适合汽车进入时代的时候,这时候的蒸汽车,也仅仅只是先行的技术探索而已。
两人之后商议了一下自行车的定价问题和销售方案。沈律其实一直觉得殷怜有些低估了三轮车的价值,不过因为殷怜使用的一些制造技术比较先进,导致实际的成本要大大低于外头的猜测,沈律当时也没有定价定得太过夸张。
即使如此,那价格也是相当惊人的。
殷怜目前已经扩大了工坊规模,但是技术如此,五家工坊几百个工人协力,每天也就能产出十辆左右的脚踏三轮,这还是使用了大量殷怜特制的机床的情况。
不过产量小不是问题,因为这车本身买得起的人也少。当然,没少到产出的这种程度,放眼全国还是供不应求的。
不过两百八十银元一辆的货车,对于7亿人口的夏国来说,市场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局限的,所以除了三轮货车,殷怜也开始尝试开发不同的市场。
自行车和豪华人力三轮就是她新开发出来的车型。自行车就不用多说了,豪华人力三轮看上去有点像是最早起版本小轿车,比小轿车稍微纤细精巧了一些,还少了个发动机,但是大体上外形是相似的,结构完整,该有的功用都有,外形也够唬人,看上去至少比轿子经用得多。
不过考虑到材料的获取与车辆的实用性,殷怜还是做了不少的调整的,让它的造型更适应时代审美,只加入了部分“创新”,介于马车,汽车和轿子之间,还加上了不少传统风格的装饰。
木质的车身,外层加了薄铁壳,玻璃车窗内部比起普通的开放式货运三轮,甚至还配置了悬挂和更换窗帘的装置。按照殷怜的计划,车辆可以制造成两客座,四客座,六客座和八客座,适应不同的需求,根据车座的数量不同,融入协力车的结构,适配一到四人共同驾驶的情况。
这么做最大的问题其实是链条和刹车系统的质量和效率,殷怜拿到的图纸里没有相关的设计,所以这部分是由她完全自己重新设计选材和反复试验完成的——虽然比起路东瓷或者殷长生设计的东西有点过于低级了,但好歹也加深了她对于基础物理的理解和运用,她还蛮有成就感的。
反而是比较复杂的转向系统因为有各种不同的现有图纸可以作为参考,所以设计起来只需要稍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活用,并没有花费殷怜太多时间。
但是对于沈律来说,这样的商品就让人惊愕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