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29 529X (2 / 4)
殷怜说道:“蒸汽三轮……?”她有点惊讶,然后说道,“其实我也有这方面的计划。蒸汽三轮和自行车的用途是很大差距的。我觉得蒸汽车的上限比较高,适合长距离的快速旅行,而自行车比较适合在比较狭窄的街道上的短距离行驶……比如适合我去报社之类。”
沈律有点意外:“你看好蒸汽车?”
殷怜问道:“你不看好?”
沈律说道:“倒也不是不看好,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这蒸汽车的使用效率不如人力车。”
殷怜思索了一下,却难以猜测沈律所知道的蒸汽车到底是个什么结构。但是她想了想之后,大概能猜想到具体的问题——这时候的火车都是蒸汽火车,本身速度慢,不节能,燃料消耗相当高,如果是同样结构甚至演化上几个版本的蒸汽马车,恐怕也依旧摆脱不了高燃耗的问题,在沈律看来当然性价比不高。
再说了,不管是早年的华夏还是此时的夏国,其实都不怎么缺乏人力。
殷怜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所谓“蒸汽三轮”的研发进度,就没有再在这个话题上纠结下去,甚至没有试图劝说和说服沈律在这方面进行投入。
因为她认为沈律的判断一点错都没有。
她来的时候通过AI下载了各种相关的技术资料,其实包括了这个时代发明的一些知名技术和各种前置科技。其中理所当然也附带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其中大部分有技术含量的机械技术,在早期都会面对一个能源的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各方面效能的问题。
利用蒸汽机让一辆三轮车跑起来……这算什么难题?但是如何让它高效,安全,节能,快速地跑起来,才是几百年的发展真正注重的核心。这其中设计的技术,精工,材料方面的发展,并非简单的,仅凭一些科技资料就可能完成的任务。
很多时候,是科技适应时代,而非时代适应科技。
在这个每天都有大量技术诞生并且被淘汰的工业革命时代,每一样技术在什么时间点出现是有命定的时间表的,早或者晚都难以得到期待的回报。别看殷怜拿着个设计图,她也就能根据此时的技术背景修改和挑选一些本身水平接近的技术,遇到一些技术水准不匹配的,还得进行降维调整,使之更适用于这个时代。
在有充足的技术储备的情况,是否能够强推技术进展?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那必须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相当于殷怜在攀升一株巨大的科技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就算殷怜不试图攀爬它,随着时间的进展它也会缓慢而理所当然地解锁进度,但如果自然解锁的速度是0.1/天,殷怜尝试去主导的话就能加速到1/天,但即使如此,人力物力却依旧不能节省,只是从整个时代自然投入的人力物力变成殷怜自己需要去投入的人力物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