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兵临城下(29)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兵临城下(29) (2 / 4)
        范友信经过三年的锻炼,加成熟了几分,李庭芝还打算把范友信一起带到京城,没想到范友信拒绝了,他希望能够留在地方而不是困在京城,范友信沉吟片刻,道:“临安乃我大宋之基业,我等为臣怎能眼睁睁看着临安冒险,置皇上与危难?临安虽有大军坐镇,又有良将主持,但万事都怕万一,再说元将伯颜也非等闲之辈,我军即使不能前往临安,但是否需要在其他地方牵制元军?”

        “范将军说得很对,”郭平笑了笑,道:“昨天均州水师指挥马邑将军已派轻舟前来,言水师迟后天就可以到达瓜州港口。”

        “建康?”范友信突然灵机一动,指着南方,有些吃惊说道:“莫非郭将军欲取建康。”

        “伯颜数万骑兵牵制在临安,吕文焕数万蒙古汉军被常州拖住,至于张弘范的十万大军自然有张大人伺候,如今建康城内仅有董士选率领的五万蒙古汉军而已,董士选这小欺负咱们扬州大半年,如今是秋后算账之时。”

        “截断元军退路……”众人吸了一口冷气,综合各地的情报,心中不由慢慢计量:吕师夔三万大军前往荆湖,应该是有去无回了;张弘范领十万大军进攻独松关,张贵汇合陈大举的均州军骑兵,又有张世杰的三万大军相助,老将牛富坐镇,恐怕张弘范如今也是艰难;常州姚訔率领数万大军,又有猛将刘师勇、吕武等协助,恐怕也是有惊无险;如今再出兵建康,那么除了阿里海牙的水师外,南下的各部元军几乎被围困起来。

        均州军水师马邑,众人心中又冒出了他来,他们虽还不知道均州军水师的战力,但以均州军骑兵推测,均州军水师战力定然不凡,因为范友信等人知道,均州军先有水师再有骑兵,再说水师一直有张贵的弟弟张顺统领,重视程度不在骑兵之下,若是均州军水师再去找阿里海牙的麻烦,元军不是退无可退,无路可退。

        想到这里,众人越发觉得不可思议,元军百万大军来势汹汹,原本糜烂的局势,怎么突然就变成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万一、即使是万一、元军百万大军烟飞灰灭,伯颜、张弘范、阿术等将领战死沙场,那日后不就是可以过上一个安稳的日?

        要知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元军的骑兵纵横天下,但大元朝的猛将、大帅也起了关键的作用,襄樊时期一个阿术加一个张弘范,就把大宋折腾得半死,后来多了一个伯颜,南宋大局迅速糜烂,若不是均州军左右出击,恐怕此时临安都不一定能够保住。

        众人看着郭平的眼神也是热切起来,郭平尴尬的笑了笑,道:“大军出征,定然要有人留在扬州,李大人南下之前已把扬州政事交给范大人,军事方面则交由施忠将军负责。”

        “要知道我军虽收复两淮,但淮南和山东接触,山东的董士选虽率领大军南下,但难不保元朝看到伯颜身陷困境而派出援兵,除了海路之外山东便是好的选择,这份担可不轻啊。”

        施忠和范友信都是较为稳重之人,或许这也是李庭芝让他们两人坐镇扬州的意思,两人虽从心底下期待南下,但无论是姜、苗再成都是军中老将,就算许文德,虽资质较轻,但却是一等一的猛将,两人倒不好说什么,再者也是李庭芝南下前定下的命令,范友信和施忠也只有坚定执行。

        于是,除了范友信和施忠外,许文德、姜和苗再成等人都耐不住兴奋,他们留在了军营熟悉军务,四人明确了职责,又等了半天,到傍晚时分,郭平突然命令大军前往瓜州渡口,大军虽早已有了准备,接到出征的命令,还是不由兴奋起来,不过以均州军为核心重整训的军,秉承了均州军严密的纪律,到了瓜州渡口后立刻入住军营,瓜州渡口一下涌进了将近六万大军,竟然一点骚乱也没有,姜等人不由看得惊奇。

        第二天,天还仅是蒙蒙亮,迷雾掩盖了如玉带般的长江突然间出现了一队战舰,密密麻麻的风帆几乎把长江掩盖起来,战舰上挂了一面旗帜,鲜红的“马”字即使在迷雾中也看得清晰,战舰很进驻港口,从楼船下走出一个约四十岁的中年人,来人正是均州军水师统领马邑。

        马邑接任水师指挥已有一年多,均州军水师在这段时间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接收了元朝留在鄂州的战船之后,水师战舰达到了四千艘之众,这段时间均州水师除了在池州执行一次任务之外,其余时间都在均州附近进行改装和修整,经过改装之后的均州军水师,剔除了小船之后,仅留下一千多艘战舰,全部改装成中大型的战舰,这种战舰的甲板上都装有威力巨大的床弩,战舰薄弱之处还用铁皮覆盖,每一艘战舰约三百到四百人,尽可能的在节约兵力的同时发挥水师的大战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