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三十三章. 苏伊士运河 (2 / 3)
苏伊士运河已于2月17日开通,现在还没有通航,这要等到年底。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人们通过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实现运输。这条运河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之一。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
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沙特**吉达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是11771英里,而经苏伊士运河的距离仅1698英里,节约86%的距离。
苏伊士的地峡并不相通,有3个是浅而充满水的凹洼:曼札拉湖和提姆萨赫湖和苦湖,后者虽然有大小之别却形成一片不断的水域。地峡是由海洋沉积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时期积存的砂砾、尤其在北部尼罗河的冲积土和风吹来的沙等构成的。
工程于1859年动工,用了10年而不是原先设想的6年完工,气候恶劣、1865年的霍乱流行、早期的劳工纠纷等等都耽误了施工,包括挖掘和疏浚7400万立方公尺的沉积物。。从最低部位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沿途利用大、小苦湖等原已干涸的湖沼和洼地作为航道。
从塞得港至陶菲克港长161公里,连同伸入地中海、红海河段总长173公里。运河于1869年首次开启时有一个水道仅8公尺深、底部22公尺宽、水面60~90公尺宽。为了让船可双向通行,每8~10公里建造一个供通行的湾。1870年后的十五年间,由于水道的狭窄和曲折曾发生3,000次的船搁浅。
1854年,法国获得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埃及首次举借外债。1863――1879伊斯梅尔帕夏统治时期,埃及部分摆脱了伦敦条约的束缚,收回一些主权,经济有一定发展。但西方资本却大规模渗入埃及。
伊斯梅尔帕夏是埃及和苏丹的世袭总督,**阿里王朝第五位统治者,伊斯梅尔具有阿尔巴尼亚人血统,出生于开罗穆萨菲尔卡那宫。
伊斯梅尔在巴黎接受欧式教育,并参加陆军参谋学院。返国后,他的哥哥逝世,他就成为叔叔、埃及和苏丹瓦利塞伊德一世的后继者。塞伊德一世为了自身安全着想,尽量不让伊斯迈尔留在身边,让伊斯迈尔在海外执行任务,伊斯迈尔辗转于教宗、拿破仑三世及奥斯曼帝国苏丹旗下效力。1861年,伊斯迈尔率军一万八千人平定于苏丹发生的叛乱。
塞伊德一世逝世后,伊斯梅尔在1863年1月19日宣布成为瓦利。与自祖父**阿里以来的埃及统治者一样,伊斯梅尔继承了赫迪夫的称号,奥斯曼帝国的朴特并未予以承认。
伊斯梅尔与苏伊士运河的关系紧密,他意识到埃及的位置对于苏伊士运河的建造举足轻重。他登位后拒绝承认塞伊德一世与苏伊士运河公司达成的共识。拿破仑三世曾要求埃及须向苏伊士运河公司支付三百八十万英镑作为该公司将来可能会因转变而损失的赔偿,而伊斯梅尔则坚持只给予原本的补助。
1867年,他访问伦敦及巴黎,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接见及伦敦市长的欢迎。在英国,他又与奥斯曼帝国苏丹一同参与海上阅兵。
1869年,他再度到访英国。苏伊士运河地区的中心城市伊斯梅利亚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运河正式开启时,伊斯梅尔举行了空前的庆典,邀请世界各地的权贵出席。兰芳共和国也接到了邀请,通航典礼就由林家浩代表参加了。
这次贺总督回航婆罗洲,特地拜访埃及赫迪夫伊斯梅尔,并带来一件礼物――二桅木壳炮舰“禹”,也就是原李阿舰队的“北京”号,原本就是卖给埃及的,不过现在是送的,好像有点亏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