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八章. 1868年西捻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九十八章. 1868年西捻 (2 / 3)
        1867年年初,他们在临潼附近大败清军,打死打伤清军数千人。此后,西捻军围西安。围攻不成,西捻军与**军联合攻杀,在干州大战清军,却反被对方严重杀伤。

        连连受挫情况下,西捻军战略方面再次失误,渡渭河而北,从而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局面。不久,刺猬效应出现,捻军与造反**日久生隙,相互攻杀。双方内耗下,他们的实力一步一步弱下去。

        由于清朝大帅左宗棠自湖北追击捻军赶至陕西,在此一省的官军人数已达四万多人。由此,捻军的下场基本可知。

        其实,西捻军一度还似乎出现过转机。为了援救当时陷入绝境的东捻军,张宗禹一度进犯京津地区,想来个“围魏救赵”,解除东捻军的压力,吸引官军集结回转保卫北京。

        西捻军确实厉害。他们渡过黄河后,风驰电掣一般,直行豫北方向挺进,在1868年1月27日渡过漳河后进入直隶地区。

        刚刚赖文光在扬州被凌迟不过十几天,西捻军就逼近直隶!贼势浩大,所向披靡,各地官军望风而逃。

        1868年1月27日进入直隶境内,北京震动。清穆宗载淳下诏戒严。谕:“湘、楚、鲁、豫、直、皖、吉里之兵星夜入卫。”督师李鸿章奏请:“坚壁清野,分地设防。”由此亦可想见清廷之张惶与宗禹之声势。前锋北征突进到京郊芦沟桥,“阻于重雾者三日,迨雾散天开,而清军已星驰云屯,不易摧崩矣。”

        2月3日,西捻军马队声势浩大地攻打保定,一直扑向京城,前锋军竟然进至芦沟桥,使得清廷大骇。

        定下心神后,清廷诏谕各方勤王。一时间,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清军快速向北京方向集结,西捻军在人数上顿呈劣势。西捻军知道力不能敌,开始后撤。

        西捻军经河南入陕西后,坚持抗清斗争。1867年12月间,张宗禹得东捻军求援信,遂率西捻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然后甘愿冒着极大危险深入清廷畿辅地区,以便将清军吸引到自己周围而解救东捻军。当西捻军走到太行山下时,东捻军已覆没。西捻军遂成为华北与清王朝统治者相对抗的一支孤军。

        西捻军进入华北后,一度行抵卢沟桥附近,由于清廷组织全部兵力围攻,严密守卫,加上左宗棠、刘松山、丁宝桢等率军北上,西捻军不得不做南下打算。

        然而,1月5日赖文光已兵败被俘,东捻军已覆灭。西捻军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使自己陷入清军的重重包围中,遭受重创。3月16日,捻军折损邱远才、张禹爵两员大将。

        3月下旬,西捻军从直隶退入河南临漳。李鸿章等人一顿大忙,实施圈制计划,想在黄河、运河、卫河、沁河之间把西捻军消灭掉。

        这年三月中旬,张宗禹率捻军自直隶南部进逼天津。清政腐命崇厚督办防务;崇厚亲临督催修补濠墙,布防枪炮;海河西岸所有漕船调泊东岸。

        以后2个月间,西捻军在冀中平原往返游击,终于在1868年3月16日突破清军防线而南下,又于3月27日渡过黄河进入豫北,因晋军扼险阻击,遂折而东走。

        四月五日,张宗禹率捻军沿南运河挺进至城西稍直口,部分马队曾到白塘口一带活动。

        于4月12日抵滑县,取得了滑县战役的胜利,从而打通了进入运东地区的道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