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三十章.水电报 (2 / 3)
整修一新的澳门总督府里,贺总督坐在刘玉振宽大的办公室里,刘玉振有点担心:“这家大北的总部设在哥本哈根,就是经营陆地和海底电缆业务。还有,这家公司的背后是俄国沙皇,财力和政治影响力都十分雄厚。”
“看来是我们的行动让他们着急了,也像分一杯羹。”
“那是一定的。据说,他们与英国大东公司约定:大北公司不得涉及香港以南,大东公司不得涉及**以北,沪港两地之间则是利益均摊,各行其事,说这是为了照顾英、俄两国。这一回要提前抢占沪港之间的大片市场。这沙皇小王八蛋肯定是疯了。”
“哈!哪儿那么容易?有你我在,这事就是拦不住也得给他搅和黄了。不过,要说这计划还是相当有魄力的。”贺总督拿起有关大北的资料看看。
“整个新增电缆的长度有2237海里。也是好事,这两条线如果建成了,就等于把中国纳入了世界电报网络,免去长途书信往来之苦。但客观上是好事,但其主使者的用意不言自明。”
“不过这只是意向,能不能动手,还两说着,海底电缆也不是说干就干的。只要联邦下手早,什么大东大北,全没戏。”刘玉振发狠。
“我看,咱们这样……”
大北公司来势汹汹,可是它却欠缺临门一脚,**方面可从来没说过允许这玩意接进来。大北公司有点雷诺的脾气,喜欢造个既成事实。
他们直接就雇人手,开来铺缆船,一口气把外接海缆铺完了,反正公海你管不着。然后一手掐着一个线头找**的官员来申请登陆。
见满清官员对此无动于衷,大北公司暗自高兴,料定此事必成。
谁知,丁日昌虽然对于洋人在海面上的工程一言不发,连近岸三海里的底线都不要求。却坚决拒绝电报线上岸,让前来抗议的洋人哑口无言。饶是百般交涉,威逼利诱的招都用绝了,中方就是咬着死理不松口,这可苦了投资方。
当时的海底电缆外面包裹的是英国人发明的钢丝铠装,可以有效地杜绝海水腐蚀,就是成本奇高。只能是通过政腐投资或者公司联营,靠私人是绝对负担不起的。大东公司在这之前也接了一条从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接到**的电报线,但在吴淞口被堵住死活上不了岸,让它的母公司英商东方电报损失不小。这条线就落到了联邦手里,说起来也简单,英国人以为这条线就废了,想着懵联邦人一道,把个没用了的海底电缆就买了个废品价。
大北公司这条海线若是上不了吴淞口的岸,就等于完全作废,重蹈大东公司的复辙。眼见铺了两千多海里的海底电缆真要打了水漂,出钱的和干活的都急红了眼。最后英国、**、丹麦三国的臭皮匠凑到一起,真给他们想出一个气死诸葛亮的计策。
大北公司的暗渡陈仓是这么使的:他们先跟租界工部局申请修一条租界专线,而且完全按照欧洲标准,不用现成的5.49米电线杆,而是自己架设4.88米的新电报杆,打好前期埋伏。然后他们把海线接到吴淞口外大戢山岛,设置了一个电报房,一来迷惑清廷,二来作为中转站。
当这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以后,大北把几条工程船伪装成趸船,白天停泊在出海口,夜里抓紧施工,偷偷把海线引入长江、顺着黄埔江直接架进**水域,在张华浜对岸的浦东红庙设置了第二个电报房,就是这个电报房,就会在1871年6月3日正式开始通报。
清朝官员不是傻子,南洋大臣李宗羲派人来责问,他们振振有词:我们没违反终端上陆的规定啊,你看这线还在水里泡着呢,还算海线!中方官员心想,别扯淡了,这江南水系都是纵横相连,要按你们那标准见水就算,电报线能一口气修进昆明湖去,以后我们老佛爷还看不看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