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二十七章.华人政务司 (2 / 4)
一个营已经拉上横琴岛,另一个营有一半换了商行护卫的防,骑炮营的火炮已经运到横琴岛。朝廷的旨意已经到了,就扔在总督的书架上,二品副将衔南洋团练使。这本就是个无所谓的事儿,只要他们出粮出钱出马匹弹药,咱就可以借机会练兵了。
江四水已经顿在骑兵营这里几天了,他的骑队全倒在了这里,要不是这婆罗洲离不开他,这团练使就非他不可了。
到了出兵的日子了,外务官桐君、机要官柔颖处理沙巴事务和参赞联邦机要,内务随侍韵磬有恙,三人留守;幕僚长玄素、内卫长檀烟,外务随侍绿绮带了内务随侍冷玉,四人跟着总督北上。
大队直接进抵横琴,贺公子绕了趟柔佛。
柔佛已经远比周边地区繁荣了,纱玉河两岸划出的新山市区,各籍贯的华人摩肩接踵。好像广东人多从事建筑业,潮州人多从事杂货米粮生意,海南人多开咖啡店,咱们兰芳人多做银行航运、五金机械设备,里面间杂着倭国的风吕、艺妓馆,西洋人的舞厅、酒吧、餐厅,对了,印度、锡克的也不少,还有**的商人。
三人两伙的华警,一身西洋警服,腰挎军刀在街上值勤,兰芳的各种商家机构最多,不少还都有士兵站岗。
受到马来经济的吸引,大量的华人涌入马来,新山也来了大量移民,有意混杂移民籍贯,大量天津、山东、朝鲜、倭国等地的移民也作为兰芳派驻工转到这里。潮州人还是最多的,其它区域的华人数量也越来越多,华人学校纷纷建立,各种专业学校也随着工厂的建立而成立。
潮水一样的华人、越南人、朝鲜人、倭人,进入马来半岛、婆罗洲,围绕着华人主流经济,构成了更大的经济圈,采矿、冶金、制造、贸易,建筑、种植、养殖、商业、娱乐、文化、教育……商场上潮州话还是很普遍,但在学校工厂里,就是官话了,官话是马来华人社会的交际语言和官方语言。不会说几句官话,别说做买卖没戏,连倭国艺妓的等级都高不了,接不了华人大佬,还想发财?
城镇之外,开垦出大片的土地,圈建庄园,用于种植养殖,也作为城市的外部屏障,雇佣当地土著作工务农,机械操作都是华人。
新山城内连白人都不时地见到,却几乎很少见到几个当地人。来来往往的,都是顶戴花翎礼帽燕尾服,轻便马车和凉轿上衣袂飘飘,新山发展速度绝不亚于新加坡,新山和新加坡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新山也为新加坡提供着几乎所有的物资供应。
不知不觉地,新山政腐的大部分重要职务为华人所得,而尽情享受着的土邦贵族则成为了华人银行的最大债务人。
一开始到达马来亚的华人几乎全部是男人,本来他们打算赚钱后就回到家乡。许多人后来回到中国,但是更多人留下了。他们与马来人妇女结婚,产生了??社群,但很快他们就开始输入华人妇女,建立长久的社群,建造学校和庙宇。
两年前,兰芳银行利用马来土邦王公的贪婪,进一步与其达成协议,将国家税收抵押给银行,兰芳银行取得了柔佛和森美兰、雪兰莪地区的货币发行权。
从一开始马来亚的银行和保险业就在华人手中,华人商业与伦敦的公司联合很快就成为经济上的主力。由于马来苏丹生活奢侈,入不敷出,他们很快就欠了华人银行家的债,这使得华人不但拥有经济力量,而且获得了政治权利。卖地卖权就成为了他们必然的选择,华人银行在新山利益争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