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兵器局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五章. 兵器局 (3 / 4)
        兵器局的几个技师和老师傅正在议论,虽然兰芳自己的装备不好,但是眼界绝不狭窄,也就是说,只有兰芳没有的,没有兰芳人没见过的。

        “这前装枪好使,咱修过不少。”

        “这枪以前在德国工厂做过,但是我只是做几种部件。德国的料好呀。”

        在早期的各种后装枪中,普鲁士德莱塞击针枪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好的,但毫无疑问是名气最大的。它从1840年左右开始装备普鲁士陆军,一直到1872年被毛瑟M1871淘汰,各种型号的产量超过百万,参加了普鲁士统一德国的历次战争。

        击针枪的子弹与其它绝大部分纸制定装弹不同,它是真正的弹药一体,弹头、发射药和火帽装在一个纸或亚麻布筒里。击针枪除了后膛漏气这个后装枪的通病外,主要缺陷就是击针的使用寿命短,由于击针需要穿过发射药才能撞击**,所以每次都要经受发射药爆炸时弹膛内的高温高压,很快老化,大概发射200次击针就会断裂。因此每个普鲁士大兵都要携带两根备用击针。不过这也算不上大毛病,毕竟每个士兵也才携带60-80发子弹。务实的普鲁士陆军训令士兵尽量不要射击200步外的单兵和500步外的集群目标。

        基本解决了后膛漏气的问题,使卡曼尔莱德枪的精度和射程都大大优于德莱塞针枪。1861年比利时举办了一场高精度军事步枪的射击竞赛,结果证明参赛的卡曼尔莱德M1860是当时最精准的步枪之一。

        恩菲尔德系列步枪一向以射程远精度高着称,而后膛枪由于漏气问题,射程和精度普遍不如同时代的前膛枪。送给詹卑王的,和现在门口站岗的士兵扛的,都是这种枪。

        夏普斯**,1856年,英国向夏普斯公司定购了6千支**,运到印度进行测试,但最后当地骑兵部队决定采用另一种**,于是这6千支夏普斯又运回英国放进仓库,大英帝国之财大气粗可见一斑。

        过些天就能运到的夏普斯**就是来自那里,那位英国商人不知怎么打通的关节,搞到了这种以被英国放弃的旧式新武器,说它新,是因为从没有打开包装。6000支运来了4500支,还有1500支换来了一大批弹药。价格只有原价的一半,当然运费是算在常胜军头上了。这批枪将是装备兰芳国防军的第一批武器。

        亨利M1860式连珠枪,用某位南军将领的话来形容“北方佬那种该死的步枪,星期天装上弹能打整个星期!”

        由于改进了杠杆式枪机的结构,射手仅仅靠拉下和扳起扳机护圈,就可以自动完成抽壳、打开枪机、新弹上膛、压下击锤、枪机回位、闭锁枪膛的全部动作。与斯宾赛枪相比,少了一个用大拇指压下击锤的动作,提高了射击速度,15发弹最快能用11秒打完。

        不过重新装填时就慢了,它没有斯宾赛枪的替换供弹管,只能一发发地从弹管前面装。更麻烦的是亨利枪没有装护木,在夏天快速打完15发弹后,枪管就热得没法碰。

        1862年美国海军测试了亨利枪,测试报告称“在快速射击中,3分36秒射击187发(不含装填时间);或5分45秒射击120发(含装填时间);打完枪里的15发弹最快只需10.8秒;精度测试中,向348码外边长45厘米的正方形靶子射击15枪,命中14发;耐力测试中,在不清理弹膛地射击1040次后,拆开枪机检查,发现弹膛和枪膛里满是火药残渣和弹头上刮下的铅粉末,膛线都塞满了,但所有部件完好无损,不需要更换。”

        内战中,**没有定购亨利枪装备军队,各个州政府买了一些,但最大的买主还是南北方的军人们,很多人自己掏钱购买或有钱的军官为部下购买,一把亨利枪要花普通士兵三个月的薪水,使得亨利枪从1860-66年的总产量也达到了1万4。

        “这种六响子儿,美国人用得多。”叶根生拿起一把转轮枪,哗啦打开转轮,递给让大家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