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哪下手呢?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从哪下手呢? (4 / 5)
        技术?请洋人、出高薪、派留学生都没说的,咱要的就是技术,只要能学到,花钱咱不怕。但是说到了劳工问题,罗继麟几个手下头头意见有了不同,按照江四水、叶根生几个人的意见,太伤天害理,还是不做得好。罗继麟本意也同意收手,可手下这些弟兄……这劳工的买卖,也很赚钱呢。

        “不是不做,是要做大。”贺公子一语惊人。

        “?”几个大佬眼珠定住了,罗继麟更是立尖了耳朵。

        “开新矿要人手,炼铁采煤种粮食,香料甘蔗开糖厂,造船修码头,各位!咱兰芳着几万人可忙不过来呦。”

        “对呀!咱从里面挑有手艺的,别人的猪仔咱也要挑。不,直接上福建、广东……”罗继麟一个手下大叫道。

        “广东佬里面有不少有手艺的人,**那边咱也有人,听说洋人在那边建了厂,花钱肯定能请来。”刘玉振道。

        “哼!不花钱也能请来!哈哈!”几个大佬越说越开心……罗良管的几个手下已经在低声商议了,日后这南洋的猪仔买卖竟从这时开始改变了。

        “再者,结交文莱苏丹、马来、爪哇,乃至暹罗、越南华人势力,以获得煤、铁、银、锡资源,与周边华人势力组成周边贸易圈,迅速形成加工生产能力。”贺公子提高了声音。

        兰芳和周边华人社团帮派的联系不可谓不多,整个南洋以至南中国,耳目眼线众多。以前重点是在联络关系介绍生意而已,如今应该更充分的利用,成为兰芳的情报网。

        这一切都需要资金,就是钱。作为几个大家族来说,在南洋也顶多算是小康,和洋人的活动能量比,天上地下;要想做上述大事,差远了。所以要首先尽快搞到钱,什么是来钱快的买卖呢――航运。

        从百多年后回来的他知道,到了1870―1871年间,由于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和海底电线的敷设,中西贸易方式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便利的交通会吸引更多的外商代理行号参与对华贸易的竞争。同时商品贸易的扩大要求船运力量需有相应的增加;另外在激烈的贸易竞争中,贸易风险的增加及贸易利润率的下降,使得一些老牌洋行不愿再冒商品贸易的风险,转而投资轮运业稳收优厚利润。

        像英商怡和洋行就是从70年代初起,由鸦片、丝茶等商品贸易转向轮运业的经营,并曾先后投资创办华海、扬子与怡和三家轮船公司。另一家太古洋行则于1872年创办太古轮船公司。以怡和、太古为代表的英国在华轮运势力终于取代美商旗昌长期垄断地位。

        对整个在华洋行势力来说,轮运业不过是其垄断活动的一个方面。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行从商品贸易转而投资于轮运业的同时,与轮运业有着直接联系的保险、码头、仓栈、轮拖各业也有巨额投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