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从哪下手呢? (3 / 5)
兰芳的财源还来自契约移民的劳动、苦力贸易、鸦片烟税以及典当铺。这可是要好好议论的事。
读书嘛,这好像是南洋华人的风尚,几乎所有华人聚集的地方,教育都很受重视,也得到华人执政者的直接支持。中国的名宿应聘到西婆罗洲,开设学塾,教授华人子弟。
总厅的火烛,已经加了几回灯油了,年迈的总长已显倦色,犹自兴致勃勃地撑着,手下劝着先回去歇了。拗不过大家,总长就嘱咐几位股肱之臣留下与贺公子务必详议透彻,自己和几位年长的老者先行回府。
本已经对征伐战守冷却疲倦了的兰芳首脑们又开始燃烧起来。几位兰芳后辈中坚彻夜秉烛。
三利之说,本就是蛊惑之言,个中隐忧还需细细研讨。以兰芳现有兵民一体的状态,首先需要的就是训练。否则,无非是悍勇莽夫,乌合之众,何堪训练有素的荷军一击。
只依靠兰芳自己的力量,甚至是现有力量,要想实现兴国大业,绝无可能。本身兰芳就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移民国家,不会拒绝排斥来自周边的移民,只是需要控制住新移民对于老移民的压力,不使其干扰原有社会秩序。快速有效接纳大量的新移民,扩大自有势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才有可能迅速与周边视力抗衡。
次者,就是有效的新式武器,以及武器后续维修弹药的供应和生产。
这也是需要徐图徐进,先具备短时间的自保能力,也就是不使人可以一击覆国。进而相对持久稳固,也就是拥有弹药、物资的补充、维修、生产;再进一步,就是具备防卫武器的全面生产能力,在基本确保具有一定防卫力之后,才可以实现谋图周边,网控南海,北望复国。
在婆罗洲周边地区,华人力量控制的资源有锡矿、金矿、银矿、煤矿。对于这个,在座诸位可太熟悉了,19世纪以前,马来西亚的锡矿也几乎全部是由华侨开发。后来当地许多被称作“锡湖”的大型锡矿区,都是华侨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正是由于华侨的辛勤开采,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世界锡总产量的一大半。
说来惭愧,锡矿的矿工中,不少由于被胁迫或半胁迫来当矿工的华人,就是有兰芳势力控制的机构贩运来的。兰芳对于贩卖劳工方面和天地会其它分支相比,介入的并不大,范围在婆罗洲、爪哇东部、吕宋南部一带。马来半岛和爪哇中西部等其它地方,完全被天地会其它分支控制着。
兰芳兴国的重要资源中,在婆罗洲这个岛屿上,除了已基本被完全掌控的金矿之外,银矿、煤矿、铁矿皆大有可为,只是其较大的矿区大多还不在兰芳有效控制范围之内,还需要花些气力才行。
只有煤、铁矿开采这第一步成功了,炼铁才成为可能,加上已有的技术,外聘的技师、还有必要的进口设备,才算水到渠成;再往后铸造加工等等都可以计划成行。有了机械,什么纺织、造船……哇!那可就太好了!
开矿,大家没二话,甚至联合戴燕,驱逐万那王势力的想法,更是一拍即合,兰芳近年来竟然需要依靠着荷兰人的力量抵抗万那王,也就是这样人心渐渐失散。如果能够一举剪除万那王部落的侵袭骚扰,无疑对于兰芳中兴的前途,是再必要没有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