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破题 (3 / 4)
“哦。”
见到三人闪过一丝喜色,又接着说:“但兰芳物资多靠马来运济,一旦海运断绝……”
三人暗惊。都已经把南洋周边烂熟于胸的人,这里面的事一点就通,兰芳处处依靠海路,海路一绝,兰芳有金子都卖不了,您拎着没了子弹的火枪能干啥?就漫山遍野的土著生番就活吃了您。
“所以,兰芳必要具备尽可能多的物资自备能力,枪械补给尤其不能仰靠外运。”
“只是……”老大看了看叶根生,见他低头沉吟,叶根生可是兰芳的能人,只要是兰芳又可能做的他都门儿清,他不点头,就是难了。
江四水却极感兴趣,贺公子开始逐步推展出兰芳中兴的规划。以他在他原来的世纪里,对于加里曼丹岛――就是婆罗洲和旁边的苏拉威西等岛屿的了解,这个时段一直都是地广人稀,到19世纪50年代一共也就两三百万人口,即使二十一世纪也不到一千万。这么个资源丰富的好地方,也没有主体文化,地方势力弱,军事存在也极小,只要稍有实力,逐一吞并会极其容易。
从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引进设备技术,农工并重,先求自保,使等闲之辈不敢妄动。远交近攻,合纵连横,铺展枝脉,盟霸南洋,徐作他图。
他是经过仔细研究之后,才选择返回十九世纪中叶。这个时代,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之时,西方强国尚未进入**阶段。老牌海盗荷兰国力已经下降;法国在远东立足未稳;德国尚未统一;俄国在克里米亚败于英法;英国首相迪斯雷利尤其倾向于不对外扩张领土、摆脱海外殖民地的“小英国主义”;美国则有内战以及战后重建的问题。所有西方列强对东亚国家的侵略和瓜分尚未准备妥当,在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时期之前,也没有这方面的迫切需要。此时的中国就其外部环境来说并不十分险恶,也有与日本一样同肩并进、一同成为东亚强国的机会。
但令人扼腕痛惜的历史,却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存在种种内在缺陷和阴差阳错,一拖再拖,最后与这种机会失之交臂。而倭国的维新派及时地抓住时机,选择了决定性的出路――倒幕。于是倭国“冲出了最危险的关口”。
现在就看兰芳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了,让历史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下去了。
酒饭上来,郑老大张罗着:“来来来,边吃边聊。”
酒满上,江四水举杯相敬,眼中精光一闪,贺公子心里一动,手里的酒杯已经碰上了。瞒不了了,江四水单臂一横,力量从酒杯上就压下来,不料,前面的酒杯明明没动,自己的力量却不知泄到那里,分毫没有作用,看着贺公子,两只手指捏着酒杯,另一只手在下面将托不托,一脸的笑意。
江四水一惊,“贺先生好功夫。”
“惭愧,不过是年幼体弱……”三言两语对付过去,又生拉硬扯的编了套师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