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柱一小(上)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柱一小(上) (2 / 4)
        明朝的记录里,经常提及宗室王族的庄田,比如万历皇帝儿子福王常洵,据说他曾有地2万顷,亦即是2oo万亩。

        但是实际上,这些名义上的土地,这些土地无法实际归并。亩数既不对头,也始终没有由福王王府接管。所谓庄田不过皇帝要求各省。每年由这名目之下缴纳白银四万六千两,各地巡覆向皇帝讨价还价。及至朝代覆亡。这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远远不能真正和满清开国时圈地相比。

        在明时,土地领有最集中的南直隶,即**、南京、苏州等地区,有田地1万亩以上的未过1o余户。*****普通所谓大地主所领有地不过5oo亩至2ooo亩。领有每户5oo亩以上的户口不可能过全境户口25%。每一县之内可能有1ooo户的土地在一二百亩之间,他们可以称为中等地主。其他小自耕农多得难以计算。极大多数的小自耕农。每户只领有三两亩。

        流民多的问题,更在于由于人口繁衍。导致土地不得不分薄,甚至无田可分的情况,这才是帝制后期的真正问题。

        在这个世界,方信估计了一下,农业帝制已经延续了八朝,比地球上清朝以后还多了五百年之久,朝廷上显农业经济产生地问题已经洞察如火——所以土地兼并问题根本用不着方信指导,官僚自会分家析产。

        只是苦于在科技没有突破前,拘于农业循环内,没有任何办法可想罢了。

        毕竟再怎么样分家析产。人口繁衍二百年。就大大过了土地容纳的极限,而本世界还没有玉米、甘薯之类地粮食大杀器。所以出土地容纳极限的人口必会导致农民起义——这已经和土地兼并没有多少直接关系了。

        就算真地能够,强制性每户只有五亩地,也无法挽回朝廷气数,因为还有多余的人口没有办法安置。*\

        大楚之灭,实际上本应该大杀三十年,让天下一亿五千万人口死上一半以上,然后就有土地安置,就又可开三百年天下。

        这次,提前结束战争,实际上在战争十年期内,饿死、被杀、病死的百姓不过二千万,而没有达到本应该达到的半数,甚至三分之二。

        如果方信不是降临者,那可以说,没有经过大屠杀之后的新朝,国寿不过二百年——人口过了极限自然就会爆炸。

        那方信总共能得地功德,不但没有拯救五千万百姓的功德,反而比正常朝代反而少上一半以上。

        但是如果解决了这个气数循环,那因此而活下地百姓的功德,就会转正,这直接人数就在五千万以上,就这一项,的确是功德无量,更加不要说间接影响了。

        人在公门好修行,是因为稍有举动,就可得难以估量的功德,方信突地想起了一个在地球上的故事。

        在古代中国某个王朝当政的时代,一个卸任的官员返回老家,途经洞庭湖,对着水神的塑像出言不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