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章 崇明之乱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四章 崇明之乱 (3 / 5)
        南庄是商贸区。南门之外,还有高老头在江岸开辟的一个人工港口。这里是江南沿海地带货物的最大集散地。很多的商家从内地贩运丝绸、茶叶等货物到高老庄,再以合适的价格被高老头收购。然后高老头则是组织商队运到海外诸如朝鲜、日本以及南洋等地谋利。

        西庄本来是一大片良田,但自从高字营的数万军属来到之后,高老头就组织人力在西庄搭建了大批简易民居,让这些从江阴避难而来的妇孺老弱有个居所。何常的三千右营人马就是驻扎在这里。

        北庄则是禁区,闲杂人等不得而入。北庄里的居民大都属于高氏船队的成员,其中不乏有水手、海盗。而且之所以成为禁区,因为高老头搜罗了大批工匠,在北庄里打造高氏船队所需要的战略物资,比如般舶制造,箭矢、刀具和火器之类的兵器。要维持一个有战斗力的海上武装,自然必须有一个补给基地。

        以实力及富裕程度来说,这高老庄可算得上是天下第一庄了。

        高老头命人带着徐鸿到西庄去见何常,自己则是匆匆赶回内城,组织人力物力,筹集物资,既然那亲家沈廷扬沈大人说过一天一夜就能办成的事,他高老头能多过这个时间么?不然,他高老头还在崇明怎么混?

        当徐鸿走进高老庄的时候,何常早就得了消息。

        对于徐鸿这个左战卫队的队长,算得上是高旭的心腹,而且又是徐玉扬的侄子,何常自然不会怠慢。不过以何常的节气,虽然重视徐鸿,但也不会刻意讨近乎。把徐鸿迎入营地的厅房之后,何常就问徐鸿的来意。

        徐鸿把高旭的文何常识字不多,便口述了高旭的命令,要他在明日随高老头的货运船队出,增援江阴的突围行动。

        把高旭的命令传达之后,徐鸿就回到了他的家里。徐鸿的家人当初在黄田港大护撤退时,就来到了崇明。

        就在高老头昏天黑地地调筹物资,见到高老庄里那堆积如山的钱粮时,终于有人眼红了。

        在崇明县城的西北方,除了高老庄之外,在施翘河附近,还有一股的势力,那就是“四会营”。早在弘光帝登极之后,就任命镇江丹阳人、进士荆本彻为下江监军道。荆本彻抵达崇明,奉命组织一支水军,称为四会营,也称荆家军。

        招兵买马就必须有钱有粮。荆本彻选在高老庄附近的施翘河屯营,自然没少打高老头的注意,也就在南京弘光政权这短命的一年中,下江监军道荆本彻不知从高老头身上刮去了多少油水。虽说高老庄实力不俗,但高老头是个生意人,生意人以和为贵,他只有花钱消灾。

        崇明岛的资源有限,南北水路都在本地海盗的掌控之中,荆本彻如要展势力,自然踩在海盗们的肩膀上。高老头也算是不折不扣的海盗。当然,在崇明本地,除了高老头之外,还有顾容顾三麻子,黄五常之流的大海盗。然而,高老头因为强行定亲搭上了户部郎中沈廷扬这棵大树,再加上他的生意头脑,算得上黑白通吃。虽然各方势力眼江高老头的富有,但高老头长袖善舞,除了敲他竹杠之外,还不至于真刀实枪地明抢。

        上个月南京沦陷,弘光政权烟消云散,南明6军水师,降的降,逃的逃,避在崇明岛者皆人心惶惶。众人虽奉那义阳王为监国,但任谁都看得出,这个义阳王就一堆烂泥,谁也扶不上墙。荆本彻再无顾忌,当他打探到高老头正在筹集大量的钱粮时,没有户部钱饷支撑正为钱粮愁的荆本彻终于出手了。

        徐鸿是个极有自律的人,虽然他完全可以在西庄那简易的家里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只是回家看了一眼之后,又马上回到了何常的军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