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钢铁业的内幕 (4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四章 钢铁业的内幕 (4 / 9)
        “回陛下,我朝铁课,多有变动,太祖定下为十五税一,又因为铁太多,后来地方有改为征银,从一万斤铁收八钱到二两银子税不等,故此说,收不到多少税。”毕自严连忙解释。

        “十五税一?……万斤抽一二两银子的税?……”杨改革又皱皱眉头,一亿斤钢铁产量的十五分之一,该是六七百万斤……,这个数字,貌似也比自己如今所掌握的钢铁产量高……

        “……也就是说,朕其实可以收到六七百万斤的铁,是吗?”杨改革不得不这样算,如果按照一万斤铁抽一两或者二两银子算,那一亿斤铁不是最多只有两万两银子的铁课?

        “回陛下,是的,如今铁价便宜,每斤不过几文到十余文之间,故此,即便是七百万斤的铁,陛下也顶多能卖到七八万两银子,何况如今改收的是银子,故此,臣以为,这铁课,着实不值得动手,即便动手,也收不到多少银子的,徒自耗费精力……”毕自严赶紧给皇帝解释其中的奥秘,生怕皇帝胡乱的朝这个方面动手。

        “七八万两银子?二万两银子?这样少?”杨改革纳闷了,几百万斤铁才这点银子?如果换成税,则更少,明朝这税,算是越收越回去了。

        “回陛下,如果按照铁课算,确实只有这点银子,不过,铁和铁器是有差别的,铁器的价格可远高于铁的价格,这里面,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故此,陛下,铁课着实是不宜动啊!”毕自严又赶紧解释为什么只有这点银子了,这里面的空子相当的大,缴税就按照铁来缴纳,实际销售的是铁器,经过加工之后的铁器,那价格,可远比铁高多了,这加工费一说,可从来没体现到税上。

        “哦,朕有点明白了,也就是说,即便是朕让他们缴税,他们缴了,但是,实际他们是按照铁的价格来缴税的,实际他们做买卖,都卖的是铁器,这里面就有问题,是么?朕没理解错?……”杨改革有些明白了,为啥明朝税这样低,明朝的这个税收政策简直就是个漏洞百出的大筛子,和没有没两样,你让别人不钻空子都不好意思。

        “回陛下,是的,我朝铁课,本就极低,只有十五税一,实际收得更低,如果再算上这个,这铁课当真是几乎没有了,不过区区几万两,故此,臣觉得,陛下要动铁课,却是不值得……”毕自严力劝皇帝不动铁课,不是为谁说话,而是这铁课根本就没有多少,即便是兴师动众的把全天下的铁课都弄上来,也没多少,和如今皇帝每每动辄百十万的手笔比,那就真的是劳民伤财了。

        “……”杨改革算是服了,明朝还有这样奇葩的税收政策,难怪崇祯当裤子都凑不出来银子,这明朝能坚持两百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看来,都该给明朝的皇帝发一个大奖章,表扬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维护了明朝的社会稳定。

        “启禀陛下,臣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站在一旁的孙元化见皇帝谈的是铁课的事,说的是铁和铁器之间的问题,犹豫了几下,也忍不住插话了。

        “只管说。”杨改革道,到了此时,杨改革才算是摸出一些门道来,这明朝的铁课,钢铁业,包括衍生出来的煤矿业等,那水不是一般的深,自己想插一脚,那还是得做好准备。

        “禀陛下,臣在天津铸炮之时,也算是铁器打交道较多,就以我朝的佩刀算,如果是按铁来算,不过几十文钱,但是如果制成了刀,按刀的价格算,至少也值三四百文呢,稍好些的,则更贵,得七八百文,……”孙元化也给毕自严帮腔道,他对铁这方面的东西比较敏感,消息也比较灵通,原本不是太在意,现在听到皇帝谈起这个,也就说了出来,准备给皇帝当个参考。

        “哦……”杨改革点点头,算是把明朝钢铁业的内幕搞清楚一些了,那就是明朝几乎没有对钢铁行业收税,至少中央政府是没拿到多少税,明朝的钢铁业发展的那是相当的蓬勃,每年几万吨的钢铁产量是毫无压力的,如果说超过十万吨,也是有可能的。

        “……噢,也就是说,如果是铁,则不值钱,如果变成铁器,则非常值钱,是吗?”杨改革问道,搞清楚了状况,杨改革开始问其他的了,至于明朝那个大筛子的税入系统,杨改革算是服了,也不打算在那个上面想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