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四章 钢铁业的内幕 (3 / 9)
“回禀陛下,如今没有,不过,以前有,臣约莫记得,我朝太祖时,每年输铁约七百多万斤,后来又增多,后来,又放开官营,允许民众自行鼓炼,这……”毕自严说到最后,就说不下去了,如今的铁课和铁产量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天壤之别,越说问题就越多,毕自严干脆闭上嘴巴。
“哦,太祖时有七百多万斤?输铁?就是说,这些是直接缴上来的……”杨改革想了下,这个数字显然也有问题,七百万是缴纳上来的,那民间不用缴纳的呢?该怎么算?如果用这个作为钢铁产量,显然是不行的。
“更近一些的统计呢?没有了么?”杨改革又问道。
“……回禀陛下,或许有,这个,臣也记不住,或许查过了才知晓,不过近些年来,我朝是一直没有翔实的记录……”毕自严开始头疼了,皇帝问这个生僻的东西,他也答不上来啊!
“哦,那卿家估摸,如今,我朝每年大概产多少钢铁?”杨改革又问道。
“……这,回禀陛下,依臣估摸,……这……”毕自严犹豫和思考了许久,这个数字可不好估,半响之后,终于才道:“……回禀陛下,虽然臣不知实际有多少,但是如果按照广东布政使司每年五千八百两的铁课银来看,至少有铁两千万斤左右,故此,如今我朝的铁产量,至少是亿斤以上……”毕自严头疼了许久,终于大胆的给出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确实够大胆,不是有多大胆,而是尽量大胆的少估,又要数字准确,又要和铁课之间的数额差距不太大,这可够为难。啰唆一下,明朝中后期的钢铁产量,好像有分歧,也没有详细的记录,只能推测,这里取的是保守值,就是尽量的往少了说,如果按照高的算,可能每年可高达十几万吨,书中的数字也是估计的,做不得准,以上提到的五千八百两银子是嘉靖年间广东的铁课。
“一亿斤?”杨改革疑惑的问道。一亿斤,算成今天的产量,就是六万吨钢铁,杨改革汗颜起来,不了解不打紧,一了解,事情往往和预想中的有很大区别。如果这样算,自己那一千二百吨钢铁产量,可就不算什么了,那可只有一个零头啊!明朝的冶金业,底子真的不薄。
“回禀陛下,这个只是臣估摸出来的。”毕自严答道。
“这样多啊!”杨改革闷声闷气的道。这个数字,可真的超出杨改革的预计了,自己才是这产量的零头,如果说用自己掌握下的钢铁企业撼动整个大明的钢铁业,确实是有些不自量力。
毕自严却是有些暗自着急,如今的铁课是收不上来的,那些铁矿背后都是站着豪强呢,陛下莫不是要和那些豪强斗?如今可刚刚斗罢了盐商,又要斗那些豪强,这……,毕自严着急起来,又看看孙承宗,孙承宗又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模样,仿佛这事不关他的事一般,毕自严更加的着急。
“陛下,此时刚动了盐商,人心初定,不是动铁课的好时机啊!”毕自严连忙出言提醒,当年神祖的事可还历历在目呢,皇帝也太急了点,何况,这铁课的税本来就极少,即便是动了也收获无几,徒惹一身骚。
“动铁课?”杨改革的心思倒不在什么动那些税方面,倒是在考虑自己所掌握的钢铁在明朝钢铁产量中占的比例,实在太少了。
“是啊!陛下,如今可真的不是动铁课的好时机,何况,铁课的税入本就极少,不过十五税一,陛下即便收了天下铁课,也是收获无几啊!更是……”毕自严接嘴道,后面还有句,更是惹一身骚,这句话,毕自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哦,我朝坑课是怎么算的?”杨改革又问道,明朝钢铁业出乎自己的预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