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 120 章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第 120 章 (1 / 2)
        “又二年,秦军攻燕,破蓟城。燕王率精锐且战且退,小将李牧率兵追击,混战中燕国王室负隅顽抗,损失惨重,只留下了二三小儿。其中就有后来辅佐秦二世的燕侯姬丹。

        本来照之前的规矩,不是燕王也不是太子的姬丹是没办法得封关内侯之位的。但是他在成年前夕拒绝了秦二世给他封爵的建议,转头就投入了边军,打算靠自己挣一个侯位回来。

        只可惜这位燕侯颇有些眼高手低,虽然确实颇有能力,在边关建下不少功劳,却也常因刚愎自用犯些不大不小的错误,两相抵消之下,这位姬丹的封侯之路走得并不太顺畅。但好在一直没犯过什么要人命的大罪,二三十年磨砺下来,这位姬丹的性格行事也逐渐靠谱了起来,于是得以在五十岁那年得封燕侯,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庄悠悠忍不住查了一下这边这位姬丹的情况,毕竟这位荆轲刺秦的主导人物,这种性格还能过的不错,她怎么不太相信呢。一查,发现有好事者将这位燕侯的奖惩拍了个时间线,非常详细而且精彩了。

        线分左右,左奖右惩,两边排列的可以说是整整齐齐了。庄悠悠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惩罚是和姬丹记仇导致消息不及时,或者脑子一热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有关。果然虽然世界不同,但是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啊。

        她们那边,荆轲一个好好的谋士被燕太子丹神来一笔搞到刺客列传里去了,就看得出来姬丹是真的有些固执己见,这也难免和其余的秦将关系平平了。姬丹封侯之后不久就去世了,毕竟秦二世的时候,看介绍那么多贤臣良将,想要因功封侯何其困难。

        这边的姬丹不过是占着燕王室遗孤和秦二世小弟的身份在这个博物馆里有了几句话的介绍,但是重点并不在他。解说并没有仔细介绍这为艰难封侯的姬丹,而是继续介绍历史中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秦攻燕时,带兵的是赵降将李牧,带的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代地军队。而秦军主力则南下攻楚。南下攻楚的主将是武成侯王翦,当然,攻楚时王翦还尚未封侯。王翦利用时间差打了楚国一个措手不及,这次王翦以示敌以弱、引君入瓮、声东击西等手段分化楚军,将楚军各个击破。攻破楚都,俘虏楚王。

        秦军攻破楚国大势已定时,秦国派了说客前往齐国。而后齐国降,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昭襄王称赞秦始皇‘功高三皇,德过五帝’,值得天下人敬仰。

        楚国灭,齐国降,六国名义上全部灭亡的消息传到咸阳那日,秦昭襄王去世。这位秦王是秦始皇的最依赖的亲人,在他心里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他的离去对秦始皇不吝于一次巨大的打击。

        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的宠爱,秦始皇不可能小小年纪就有机会展现他的才华;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的纵容,秦始皇不可能在没有入朝时就有了不俗的名声;没有秦昭襄王的信任,他不可能在还不是太子的时候就插手政事;没有秦昭襄王的支持,他年少继位难以压制住满朝老臣。

        所有历史学家都说,秦始皇的成就至少有三分之一与秦昭襄王有关,没有秦昭襄王全程保驾护航,就算秦始皇是天纵之才,也得花上多一半的时间来争取秦王之位,更别说争夺过程中勾心对角对于性情的摧折。这样争夺出来的秦始皇还能不能保持他无意荣利的性格吗?谁也说不好。”

        这次博物馆播放的是中央主持的影视剧《秦始皇》的剪辑,不知道是哪个大手子剪的,将其中秦昭襄王和秦始皇相处的内容作了剪辑,感情渲染之到位,秦昭襄王死的戏份出来的时候,两个女孩子看的眼泪汪汪的,唯一一个男孩子就算是顾忌着男子汉的脸面,同样也是看的眼圈微红。

        解说似乎也懂得他们的感觉,无声无息的等他们平复了心情之后,才一边展示出秦始皇后来为祖父写的悼文祭文,一边继续出声。

        “随着齐楚的疆土归入秦国,原有的徭役制度已经无法适应这个庞大的帝国了,秦始皇开始了第一次徭役制度的改革。秦始皇曾说过:‘建设国家之事人皆有责,无分大小。贫富贵贱者,应以国为功,而非己欲。’,说的就是徭役应该让更多的人有建设国家的参与感,因此不愿意用简单的赎徭役的法子解决问题,反倒是选择了更复杂的徭役安排方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