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卷积 (2 / 3)
“大米”公司当时的老总叫雷米。雷米看清了“云人工智能”寡头的套路: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能购买强大计算能力的服务器群,也就无法撼动寡头的地位。
雷米毕竟是搞计算机出身的,他知道,卷积神经网络的运算,“并行计算”比“串行计算”更有效率。
关于这两个概念,仍然用流木教授“猪走迷宫”的比喻来解释。用一万头猪同时走一万个同样的迷宫,找出通过迷宫的办法,这其中的“同时”就是“并行”的意思。假如只有一头猪和一个迷宫,这头猪要一次一次的走迷宫,走一万次,这其中“一次一次”就是“串行”的意思。寡头的计算资源强大,原因就是其猪也多,迷宫数量也多,所以让猪找出迷宫通道的速度就快。
雷米想,是否可以把这些猪和迷宫,分散在每个手机上。虽然一个用户的一个手机,只能看作一头猪和一个迷宫,但数量这么庞大,全部都加起来,肯定比得上一万头猪和一万个迷宫了。把卷积神经的计算任务,分配给每个用户手机,每个用户手机的计算结果,返回给“大米”的服务器,就可以实现像寡头平台那样的计算能力了,这种方式,叫做“分布式人工智能”。
雷米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平台,并以比寡头低廉得多的价格吸引各APP运营商,但各运营商需要做的是,在其APP运行时,必须开辟出一块计算空间,来作为“分布式人工智能”的计算空间。也就是说,每个APP的运行空间,都需要开辟出“一头猪”和“一个迷宫”的空间,用来计算卷积神经网络。
雷米的平台服务器,把各类APP运营商的计算任务汇总后,再分发给各个,各个手机只承担一小部分计算任务。这个计算任务,也可能跟用户手机中运行的APP业务有关,也可能根本无关。大概率情况下,是压根无关的。
而且根据不同用户的手机的空闲情况,平台可以派分不同的计算量。例如,假如你的手机正处在夜间休眠状态,平台可能派发给你的手机“两头猪”和“两个迷宫”的计算量。也就是说,你夜里睡了,以为你的手机也休眠了,但你的手机可能仍在疯狂的“跑猪”计算,为某个其他用户的卷积神经贡献算力。当然,别人的手机,也会在其他时候为你的业务需求而贡献算力。看起来,这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模式。
于是,陆陆续续的,各APP运营商开始抛弃“云人工智能”寡头,而纷纷投入雷米的怀抱。很多APP更新了自己的程序,并在程序运行时开辟了“分布式人工智能”计算空间。在各APP的更新声明中,其实都用专业术语向用户说明了这种计算方式。但用户一般不会仔细去,读了也不见得读懂。更真实的情况是,有几个人会真的去读一个APP的更新条款呢?只要你想用这个APP业务,除了点“同意”,还能怎么样呢?
并且,各类APP运营商,因为卷积神经计算的成本下降了,APP收费都降低了一点点,或者插入的广告减少了一两个,或者发几个“大红包”,作为他们良心上对用户的回馈。用户们呢,好像得到了多大的实惠,也都很开心。
雷米后来在此基础上,就又深入了一步。
他觉得通过各类APP的软件来获取广大用户的闲散计算资源,不够效率,中间损失了很多算力开销。雷米利用自己在手机硬件生产上的优势,在“大米”手机的升级产品中,直接在手机主板上嵌入了一个小型的卷积神经计算芯片。
这样的话,各类APP也不需要在软件后台开辟“跑猪”的空间了,雷米直接把猪和迷宫,以硬件的形式,焊在手机主板上了。当然,用户其实并不知道这细节的,用户只从广告中知道,“大米”手机升级了,号称嵌入了“分布式仿生智能”芯片,运算速度更快了,可以进行带实时美颜的视频直播等操作了。
“大米”牌的新手机大卖。雷米的“分布式人工智能”平台,以其廉价的运算资源——为卷积芯片买单,和廉价的运维成本——手机坏了用户花钱维修,逐渐击败并取代了之前的“云人工智能”寡头。
但是,商战永远是残酷的。寡头吃了亏,开始向广大的大声疾呼,说“大米”其实是用了你们的芯片资源,在后台计算一些跟你的业务根本不相关的卷积任务。当然,开始的时候,普通用户不听这一套,因为他们听不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