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收买佬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收买佬 (1 / 2)
        横财就手,从来都是你我这种凡人的梦想,但不经历辛苦何来世间财的大道理人人都懂,一夜暴富终究是南柯一梦,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最初的开始,我也是抱着这种庸俗之极的想法,毅然决然的做了一名职业寻宝人。回看这几年惊心动魄的寻宝历程,可谓是一脚踏进地狱门,从此生死两茫茫。这一切的一切还得从一只描金青花碗说起。

        我叫方清明,正宗广府人,出生那天正好赶上清明节,我的祖父觉得“清明”二字挺有深意的,于是就帮我取了这个名字,希望我以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人。

        我的祖父叫方世均是岭南地区一位颇有声望的“收买佬”。何为收买佬?这是广府话里对上门收购旧货古董的人的一种称呼。

        方家祖上是显赫一方的大财主,家族里人才辈出,有在朝廷做官的,下海经商的等等,偏偏到了我祖父这代就是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吃喝嫖赌样样齐全。

        方世均尤其是对美玉古董更是没有抵抗力,碰到喜欢的东西,无论对方出多高的价格,都是从不还价直接拿下,无奈是眼光薄浅,不识泰山,收回来的古董瓷器仿品占大多数。

        太公不愿看到方世均吃这种亏,于是花重金请了当时广州城最出名的当铺朝奉卢玉麟来教他相货之术。

        要说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一点没错,方世均在这方面基本上是说头晓尾一点就通,短短几年时间,眼力就快赶上一个老掌眼了。

        出师后方世均收起古玩来自然是得心应手,不在话下。结婚以后便在自家的地里盖起一间店面,挂一个红木牌匾上书“方会堂”三个字,专门做起了古玩买卖生意,日子是过的好不快活。

        时间转眼来到战争时期,战火烧到了广州城方家也被冲散了,方世均不得已,带着家眷和金银细软一路向西迁移,最终来到了江门市落脚。

        又花了大价钱在当地一个地主手里盘下一块地,建起一套庭院将“方会堂”搬了进去,而后就在此地安居乐业,开枝散叶。

        后来家里被抄了几次,毛都不剩下。不过方世均却一点都不在意,摆在堂口里的多半都是仿品,真正的好东西早就被他深埋在后院里。

        好不容易熬过了十年,方世均凭借着那几件真品做本,又是东山再起。不过方世均的三个儿子却不尽他意,老大和老二年轻时江门刮起一阵出国风,人人都想去美国赚美金,他俩一腔热血二话没说也跟风出去了。头几年还时常有书信和美金寄回来,渐渐的就杳无音信了。

        三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他是属于那种老实巴交,与世无争,无欲无求的人。所以哪也不去,一直呆在方世均身边,帮着打理“方会堂”,无奈学才浅薄,经常做亏本的买卖,用祖父的话说他是缺少了一点慧根。

        再后来就有了我,我出生的年代时逢计划生育,所以作为方家唯一的后代还是个男丁,祖父很是喜欢。从小我的玩具都是什么五帝钱,铜剑,袁大头银元等等,可以说我就是在古玩旧货堆中长大的。四岁时我就能分出五帝钱到底是哪五帝了。

        要说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还得是跟着祖父下乡收买捡漏,祖父把我架在脖子上,在村里走过看见有村民就喊:“老乡,收烂碟、烂碗、烂瓷器!屋企有某?”

        “烂”这一字其实是广府话里的双面语,其实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破旧,残缺,年代久远。二是想说你卖的东西并不是宝贝,不要一上来就将价格顶死,万事好商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