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收买佬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收买佬 (2 / 2)
        懂的人都知道,这是收古懂旧货的收买佬来了,有东西出的话就要把他家里去做客。我祖父方世均能在附近乡里出名的缘由是因为同一件东西他会比同行出的价更高,碰上一些因为生计问题而变卖祖传物件的人家,更是直接以卖价来收货。为人豪爽大方,仗义疏财,自然而然就声名远扬。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即将要参加高考了,然而就在那天夜里祖父上床睡觉后却再也没醒过来,邻里街坊都说祖父是有福之人,这是人一生最完美的结局,无病无痛地离去。

        守灵的那三天,我足足哭了三天。因此也错失了高考的机会,父亲劝我说去复读一年吧,年轻人总归还是要读个大学的,我没有回答。

        在送走祖父后,父亲说他打算把方会堂结业了,然后去投资点小生意。我死活不让,说这是祖父的心血,也是他唯一留下的东西了。父亲犟不过我就没再提。

        几天后回到“方会堂”整理祖父的遗物时,却无意中在床底下的木箱里找到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牛皮封面上用毛笔写了三个大字——《行山录》。

        我打开笔记本仔细,发现里面前半部分记录的是祖父的鉴别货物的方法,共五大篇,分别是瓷,木,金,银,铜。后半部分则记录的是他收到过的奇珍异宝,一些市面上都十分罕见的东西。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再三思量后,我没有选择去复考高中,而是毕业回家接过祖父的衣钵成为一名收买佬,专心打理“方会堂。”

        凭着祖父那本的《行山录》加上父亲的一些指点,我将“方会堂”做的有声有色。一晃眼十年过去了,“方会堂”也在广东西部附近的几个县市开设了五个分堂口,我则在古玩旧货道上被人称作“小世均”

        这天上午,我正在堂口和伙计整理这几日下乡收回来东西,古董没几件,都是些价值不高的旧货,有三十多个五六七年代的荷花碗,有几个民国时期坤甸木制成的桶。唯独让我欢喜的是收到一个乾隆时期一抵五十的大铜钱,品相不错,保存完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我是爱不释手。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叫唤声:“方总在吗?方总!方总回来没有?”

        那人说着便径直走进堂内,我回道:“在呢,在呢,喊啥喊?”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从小玩到大的邻居兼死党,上官云。

        你问我俩关系有多铁?这么说吧,那年我没去参加高考,上官云看我没来,直接就从考场冲出来罢考了。用他的话说,不能接着一起念大学,比死还难受,所以他干脆也不念了。两人虽无血缘关系,但在我眼里早就视他作亲兄弟般。

        只见他急吼吼地说:“老方,我发现了我父亲的线索!”此话一出,我身体直接犹如触电一般定住。

        “什么?真的假的?快告诉我是什么线索?”我急忙问道。

        他喘匀了口气,从手上提的破布袋里拿出一只瓷碗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