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茶事 (2 / 3)
惊蛰前三日,在清晨挑选茶叶之嫩芽,再三洗涤之后放到蒸笼里头去蒸。这个过程很关键,不能熟透也不能不熟,前者无味后者青腥。
蒸熟之后,用冷水淋上去,如是几遍,再用布帛把茶叶包裹起来,夹压竹片把里面的水分榨干,接着把茶叶揉匀,再次把里面的茶汁榨干。到这时才刚刚完成一半。
接着把茶叶放到盆里,用木杵捣烂,中间不断的加水,然后把水碾干,越是高级加水越多遍,直至把茶面捣碾均匀细腻,称为茶熟。这道工序主要为了在煎茶的时候,茶粉轻盈不易下沉,这样点茶的时候浮白就多而持久,可以方便做各种造型,这是斗茶胜负的关键。
接下来把这些茶面根据需求压成或圆或方等形状,放到火上烤,这个工序叫做过黄,工艺要求也十分严格。烈火烤一遍之后倒上沸水,再烤,反复三遍。这还不够,继续用温火慢焙,控制火候很重要,火不能大,否则会烤黑或者烤裂。烘焙还不能有烟,一旦有烟,茶的香气就丧失了,而且还会有焦味。
厚的茶饼要烘焙十几遍,薄的也七八遍。烘焙完毕之后再用凉开水把茶饼表面稍稍洗一下,让它展露好看的颜色,然后搬进密闭的房间,用扇子把水分扇干,使得茶饼表面色泽晶莹。
关于茶的喝法,唐代流行煮茶,到了宋代升级为点茶。点茶过程也比现在泡茶要麻烦。先把茶饼微微火上灸热一下,然后把茶饼敲碎,用碾子研磨成粉,细心的在用密筛罗筛掉颗粒较粗的茶,然后把把茶粉放到茶盏中,用少许开水把茶粉搅匀,再注入开水,用竹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白色泡沫,最后再注入四成开水,这就可以喝啦。
对于好茶之人,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家中必有善于茶事的丫鬟婢女。
且对于好茶之人,在茶事方面的耗费必然不小,这一点古今皆然。
茶叶在宋代更是奢侈品,全国产量整体不高,好茶无价,普通便宜的茶也差不多得数百文一斤。质量好点的就没有上限了,比如皇帝的贡茶,一两茶叶一两金,关键是有钱你也买不到。
从唐代一来,茶叶与道士修行和僧人修禅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他们中间极为盛行,甚至把喝茶与禅修作为同一种事情,推崇‘禅茶一味’,陈德升款待茶叶看来是意味深长。
现场献茶艺有点显摆,都是做好之后再呈上来。
陈德升用的是建宁府的建盏而不是用附近永春德化生产的瓷碗,天目釉色银彩闪现,衬托出这一碗浮白,极为讲究。
叶旦想着,这宋代建盏放到现代得拍卖多少钱!
叶旦端详着这碗茶,浮白久久不散,看来也属上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