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茶事 (1 / 3)
为了缓和一下刚才赤裸裸博弈的紧张气氛,陈德升又让人上来准备茶汤。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是不习惯叶旦这种商谈节奏的,仓促做下的决定往往让他们心里没有底。很多事情都必须深思熟虑,细细咀嚼,多方求证,唯有如此,才能在官场中不出错或者不出大错,能熬到退休全身而退。
所以,性缓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事缓是成事的必备条件。
而古代喝茶的过程本身无疑是深得这种智慧的精髓,因此深得入世的士大夫乃至出世的修行者的喜爱。
前世叶旦混迹各种顶级圈子,品茶和品酒一样,本就是个必备的社交技能,有时候甚至为了自己或者他人物色好茶不惜上下求索,甚至直接到产地采购茶青延请顶级制茶师手工制作,以保证茶叶本身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反正不差钱。
茶这种东西没有喝过真正好的,一辈子都难以体会茶的魅力,无非就是一有味的饮品而已。
这里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还送茶具只需要98元的层级,喝一辈子茶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茶。
真正懂茶的人都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而现代很多人反而是被那些装腔作势花拳绣腿的茶艺表演给吓坏了,喝个茶都得那么多道道?
茶道做为道,必然也讲究‘真、善、美’,茶叶的真与善是最大的基础,也就是茶叶本身的品质高低最为关键,其他都是牟利的障眼法。
要学会品鉴茶叶品质高低,更多的人需要长期的品尝各种茶叶或者进行系统的培训,但这一切都过于复杂,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想尽办法喝到各种茶不说最好也要真正上等品质的茶,把自己的嘴喝刁了,自然可以辨别各种档次的茶叶了。
然而宋代饮茶方法和现代不一样,更加接近日本用开水冲击稀释搅拌茶粉的饮用方式,其中滋味标准必然有所区别。
对于这个时代的茶,叶旦还是挺期待的,现代的各种仿古方法很难真正接近这时候的滋味,无论是茶树树种、制茶工艺还是点茶方法都很难精准复原。
这里也顺便介绍一下宋代茶叶的制作方法,过程比现在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要七八道工序,且每道工序都反反复复好几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