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5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五 (5 / 6)
        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些大典初步的轮廓,最好在九月二十八孔子生日那天,要想搞大就要拉拢其他传统文化社团,光靠京华的社团只能算个校内活动,必须要拉上其他北京高校甚至京外高校。地点如果在泰山或者曲阜孔庙最好,可是这么多人经费如何解决?光路费少说也要三五万,唉!还是在北京比较现实。

        要在大典上恢复儒家礼乐,乐队,舞队必须有。乐队只能动用民乐队了,舞队当然可以找王思思,至于主持人他自然当仁不让。祭祀用的音乐,歌诗正是他发挥原创才华的地方。

        当然这么大的活动要学校同意首先要过社团指导老师这一关。这个始青并不担心,汉服社的指导老师是中文系的大佬李洪燊教授。

        李教授早年研究先秦,发奋踔厉,苦心孤诣,成为权威,四十出头就在东北某著名师范大学做了院院长,五十岁时被京华挖走。功成名就后,近年来把兴趣转移到汉服和器物研究。

        他身材中等,相貌堂堂,气质儒雅。作为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他的整个青壮年都沉醉在象牙塔里如饥似渴的追寻祖先的光辉,那时他以为那些泛黄的书页里才有人生的真正意义,视黄金屋颜如玉如粪土。

        当上院长后,人到中年的他才体会到做为人的乐趣。他突然品尝到了权力的美好,发现自己就像走出了书斋的浮士德博士,“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而只有生命之树长青”,发现他读过的那些书上的文字欺骗了他,那些不过是统治阶级贩卖的精神鸦片。

        于是他像走出书斋的浮士德博士一样烧掉了罂粟园,一头扎进肉体的梁山泊。

        作为一个中年男人,他的才华是公认的。他还拥有不小的权力,在那所师范大学,有很多发自内心崇拜他才华的女学生,就算他不是院长,作为这个年龄这个领域全国最优秀的学者,他也有资格享受她们的崇拜。人人都知道他年轻时可以背诵十三经,人人都知道他是中国史最权威教材的最年轻的主编学者。

        他在台上讲先秦史,整段的原文注释信手拈来,就像一部活着的先秦文献库,台下的学生仿佛置身于民国大师的讲堂。女生们投来崇拜的眼神,可是他却从那些美丽活泼的眼睛里看到了那个明明血气方刚却要坐在冷板凳上看穿竹简的浮士德博士,内心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他享受了他认为本该属于他的,他值得拥有的。他喜欢处女鲜活的肉体,他享受她们心甘情愿的献身,在他卸任院长的时候,因为**无数,人赠外号李处长。

        李处长来到了京华,他不再像东北那么快活。因为这里的女生显然眼光更高。无论是才华还是权力,在这里他都不算突出。但是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的习惯保留了下来。

        学校学院里各种学生活动只要邀请他,没有不赏脸的,李教授喜欢跟年轻人交朋友,这在中文系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去年冬天当始青走进他的办公室说要成立社团请他做指导老师时,他不由得发自内心感叹始青孺子可教。有了社团指导老师这个名分,以后经常参加学生活动就更顺理成章了。更何况他现在可是在世汉服研究第一人啊,算上前人,汉服研究,沈从文之外就是他李鸿燊。

        为了答谢始青的信任,教授还自己捐款一万元作为社团经费。这也是始青知道李教授会帮忙的原因,显然他对社团的支持不止是嘴上说说。这么好的事,李教授自然不会不管,始青想。

        一个星期后,始青带着他上万字的祭孔大典策划书出现在了李教授的办公室。

        始青胸腔里像堵着一块石头,而李教授却像一个医术高明的老外科医生,只用了几分钟就把这块石头取出来,扔到了博雅湖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