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第七章 那路那屋顶那些人
第一卷第七章那路那屋顶那些人
在项目的日子慢慢就定型了,每天早晨三个人就一起到对面的小菜场买菜,按预定的经费挑挑拣拣。有工作的时候就趁着早上的清凉奔赴现场处理,那一段时间的外业无非是钻孔定位、岩芯编录和对劈法采样,简单而枯燥,只是那个时候的我们总是习惯于在教科书里找标准。纠结于泥质板岩怎么就不见了,如何更好地判断和描述结核,岩芯轴夹角变化为什么这么大等等问题,这些也许是我们烦恼的根源。而在没有要紧工作的时候(其实这才是常态),我们就要想着怎么度过这空白的时间了。
李工喜欢钓鱼,他可以从一早出门到不远的小池塘垂钓,一直到太阳快落山了才回来,中途只是回来匆匆吃两口饭。我也跟着他去过几回,只是一直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我们的姿势都一样,甚至我和他还互换过位置,那鱼儿就是不咬我钩,而李工总是不一会就拉起一条。这大概就是他的乐趣吧,同时也是我总共就去过几次的原因。
傍晚的时候,我们会结伴沿着四通八达的乡间小道散步,有的没的说上几句。乡村的天空是很蓝的,土路上也没有多少车,一路的水稻田或者不知名的植物散发着绿色的芬芳。
走得多了,见的人也多,四周的道路也熟悉不少,这在无形中也为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
或许是看了什么文艺作品亦或是为弥补学生时代的缺憾,我很执着地买了一把吉他,对着视频和书籍,凭着一股热血就开始了学习。一直到冬天的时候,搬了两条板凳到楼顶,一条用来坐,一条用来放乐谱,架了个舒服的二郎腿,就着暖暖的阳光开始了我能完整弹奏出来的第一首曲子——送别。
李工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按摩泡脚,常去的一家是在市里面的按摩店,这是一家门口装潢得很豪华,大厅里灯光有些昏暗,一间间小工作室的小隔间更昏暗的地方。当然,这是一家正规休闲场所。
开始的时候我们三个会向上山工作一样骑着摩托到按摩店去,只是迷彩服换成了休闲服。大概两三次之后,我和小马哥对市里熟悉了,就开始和李工分头行动,他去按摩,我们去找好吃的,这直接促成了我们吃遍了市里所有的烤肉店,最终确认了一家最优惠最好吃的地方。
当然,除了吃吃喝喝,我对职业还是有着学生时代的追求的,因为不是对口专业,内业所用到的专业制图软件我几乎没有学过。我对Mapgis和Se的运用只限于做毕业论文时的简单应用,面对现在批量制作的钻孔柱状图、剖面图、地形地质图等等图件,明显就感觉到知识不够用了。
专业书籍、地信网、华夏土地网、度娘、同学朋友当然还有单位绘图室温文尔雅的何姐都被我翻来覆去的问遍了,在不断尝试摸索下,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制图习惯和思维。其中一直沾沾自喜的是把图例版运用得出神入化,还推广给了很多同事;一直耿耿于怀的是一直向单位反馈的建立一个自己的制图标准也没有实现。
日子就在轻松写意里慢慢的走着……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