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众友聚草堂 苏轼宴宾客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众友聚草堂 苏轼宴宾客 (2 / 3)
        苏轼今日邀请了不少客人,其中包括黄州通判(通判大概就是知州的副职)孟震;安国寺住持继连大师;黄州处士潘革以及其子潘丙;老友马正卿;以及刚到的王氏兄弟和陈慥。

        自打前任知黄州事徐君猷调任之后,新认知州与苏轼并算不熟络,只剩下这通判孟震尚与自己交好。今日邀他过来主要是为了引荐张懿与他认识,以期将来可在官方层面予以照顾。这空缺着的首席位置便是留给孟震的。

        黄州的潘家以及武昌的王家都是有名书香世家。潘家在黄州无论是文界还是商界均有不小的影响力。这席间潘革的儿子潘丙就经营着黄州的酒肆生意。武昌的王家甚至拥有一幢书楼,里面藏书无数。苏轼原本想介绍张懿去王家学文,却只可惜张懿一心想经商。但即便是经商也不应该荒废了学业,所以便邀了他们过来。

        至于继连大师和马正卿则纯属苏轼的知交好友。请他们来就是品尝好酒好菜的。至于能否帮到张懿,倒也没有具体想法。

        而陈慥,家世显赫。他自己本人虽然并无一官半职,还非常怕老婆(河东狮吼的典故就是说他)。但他的家族却非常有实力。父亲官居二品,族内其他人也是非富即贵。陈慥此人为人豪迈,虽无一官半职但却能文能武。苏轼觉得他与张懿应该对脾气,引荐陈慥与张懿相识,对张懿的将来或许会有特殊的帮助。

        没过多久孟震也到了,众人赶紧起身行礼。孟震并没什么官架子,一边向众人“告罪来迟”,一边询问苏轼“今日主要目的为何?”因为他觉得今天这桌人实在聚得有些奇怪。在座的人中有一些他是认识的,但还有一些他却不认识。另外,客位上还空着一个座位。不知是谁竟然来的比自己还晚呢?

        苏轼卖着关子,将案上那幅字继续拎了起来,故弄玄虚的问道:“老夫最近‘得’一副字,今日刚好请诸位帮忙点评一番。”苏轼没用“写”而是用了“得”字。他说的顺口,别人却也没听出来这话外之音。均将注意力集中到那幅字上,一看就是苏轼本人的笔迹,便更是注意不到那个“得”字用的奇怪了。

        孟震仔细看了,这幅字是《寒食诗二首》。里面写的两首诗在之前也听苏轼提到过。便打趣说道:“这幅字有趣!能看出两个关键点。”

        众人不解,纷纷追问。

        孟震道:“这其一是:子瞻的笔力大有进步。”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赞成。孟震接着又说:“这其二嘛!”说到这里就拉了长调,不再继续说下去了。

        众人见他卖关子,只好追问“其二如何?”

        孟震哈哈大笑道:“其二便是:子瞻最近拮据的很。连张像样的纸都买不起了!也不知今日打算用何招待我们?”

        众人听他说这“其二”,才注意到这张纸的材质,果然如孟震所说。所以大家均感不解,转头看向苏轼却都没有发问。

        苏轼也不觉尴尬,这幅字原是张懿写的,今天拿出来就是为了做个“引子”。只见他慢慢说道:“若我说这幅字并不是我本人所写,诸位可愿相信?”

        众人听他这么说,便又都仔细去瞧这字上的细节。在座的都是苏轼的老朋友,对他的字迹是相当熟悉。可是看来看去却也瞧不出任何破绽。纷纷不解。

        苏轼却也没有继续解释,把这字一收,接着就对家丁大声说道:“上餐!”

        随着他话音落下,便有仆人端着菜肴摆上桌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