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 遭遇建奴骑哨 (1 / 3)
崇祯的性格无疑是有缺陷的,反复无常优柔寡断这样的两面性,让他在一些事情上做出的决定,往往都是冲动性下达成的。这不在与公孙翊商谈辽东问题之时,他一拍屁股,对于公孙翊的建议,他欣然全部接受。
可结果来日的朝会上,随着周延儒、张四知等内阁大学士的反对,他不但没有坚持公孙翊的建议,反而全盘接受了周延儒等内阁大学士速战,争取一举消灭建奴的意见。
结果公孙翊前脚刚出京城,崇祯就派出使者,让公孙翊劳军之后,督促洪承畴务必尽早与建奴决战,争取在锦州城下一举歼灭建奴,从而彻底解决辽东问题。
接到这封新旨意时,公孙翊率领的五百腾翔四卫中的五百精骑,以及随行的谢成、王俏蓉、赵灵儿刚刚进入山海关。
面对皇帝的出尔反尔,接到封旨意的公孙翊也只能叹气道:“天命如此,非人力能奈何啊。”
山海关素来有天下第一关的美名。从大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到如今崇祯朝,一直都有修缮加固,至如今建成了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防御体系。
如今山海关总兵是一个叫马科的将领,不过这个时候的马科已经率部在辽东前线,协助洪承畴与建奴作战。
山海关的雄伟险峻,公孙翊在后世就见识过,如今回到几百前再次登临,他并没有过于震惊,因为在他看来,再坚固的关塞,如果失去人心了,它也只是一座摆设。
出了山海关便是宁远,事实上连山海关在内,一直到锦州前线,这一段一百多公里的地界,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关宁锦防线。
关宁锦防线分南北两段,南段为关宁防线,长一百多公里,自山海关到宁远;北段为宁锦防线,路程也长一百多公里,自宁远经连山、塔山、松山、锦州,抵大凌河。
冬季的辽东寒风蚀骨,说实在那是真的冷,这不赵灵儿与王俏蓉二女在山海关便病倒了。原本公孙翊是准备让二女留在山海关养病的,但二女执意表示可以抗住,为此公孙翊只得带着他们继续前行,但到了宁远之后,气温已经降到零下十几度,二女病情再次加重。
无奈之下,公孙翊只得强迫二女在宁远等候。为此公孙翊特意关照驿馆的胥吏务必照顾好,并给了一笔银子打赏驿馆的胥吏。
不过这一路走来,公孙翊发现随行护卫的这五百腾骧四卫的精骑,不愧是大内禁卫,端的是一支难得的精骑。这五百人个个人高马大,健壮魁梧,座下战马也是健壮俊逸,最主要的是这些骑兵,个个军纪严明,一路上令行禁止,绝对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这支精骑精锐程度,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公孙翊帐下的飞骑卫还要强上一分。因为这支人马成军时间长,训练充足,参加过湖广征讨李自成与张献忠的数次大战,而且装备精良,人人身穿札甲,头戴铁盔,人手装备轻刀软弓长箭。
能够全身披甲,装备明军制式轻刀,以及软弓长箭,目前明军之中,也就大内的腾骧卫有这个本钱了。而这支带队将领则是一名叫陈建威的千户官,但他在军中的差官职位则不低,竟然是一名参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