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 自荐驰援辽东 (1 / 2)
“大胆,大胆……”崇祯被公孙翊这么一怼,同样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眼下他是真舍不得杀公孙翊,当然要是当时在气头上的话,他也许真会一怒之下,把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给拉出去砍了。
场面突然就这么安静了下来,一个端坐高位,一个跪在堂下。
“报,辽东八百里加急军报……”就在公孙翊准备缓和一下气氛之时,殿外传来的喊声,恰到好处给他解了围。
“锦州危急?洪承畴十几万大军难道是泥塑的?”崇祯从司礼太监手上接过军报,不由皱眉把军报丢在了桌案上,但很快他又拿了起来,扔到公孙翊面前:“你作为兵部侍郎,也替朕看看这辽东问题究竟该怎么解决,若是有什么好办法,朕不但不追究你的罪责,公主也许配给你。”
“谢陛下。”公孙翊听到这话,总算是松了口气,刚才那压抑的气氛之下,他是真的吓得额头上都冒汗了,面对这么一个喜怒无常,又心狠手辣的皇帝,他一点都不怀疑崇祯会让锦衣卫把自己拖出去砍了。
这份军报出自蓟辽总督洪承畴之手,军报上叙述说是老奴皇台极举大军来犯,已经围攻辽东一月有余。尤其是最近的一次战事,由于仓促应战,锦州外围城郭已经被建奴攻克,而前线人马因缺少御寒衣服,士气低落,请求支援。若实在难以支援,请求冬季采取坚守态势,来年开春再寻机决战……
洪承畴无疑是这个时代杰出的统帅人才,他在战场上的临机决断,以及对局势的判断无疑也是正确的,但此时急于求成的崇祯皇帝,显然不愿意战事迁延下去。
而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揣摩到皇帝速战的心意,一直以大军拖延粮草军饷耗费巨大为由,再三催促洪承畴速速决战。
而洪承畴这封军报与其说是求援,实际还是抗拒速战的辩驳,但可惜的是崇祯看不到这点,朝中那些内阁大学士,即便有看清楚局势的,却也为了讨好皇帝而缄默不言。
“陛下,若是臣没有记错的话,松锦之间的战事,断断续续已经持续快两年了吧。而陛下接到的军报,也几乎都是求援,催饷的军报,耗费如此巨大,却没有寸功,这点在满朝文武大臣看来,我们大明实际就是败了。”
“但陛下有没有想过,建奴是不是损耗也巨大呢?可为什么建奴又为什么始终不退,两年来三翻四次倾国之力来攻?他们难道有金山银山,有吃不完的粮草?不,他们没有,甚至我敢说,他们现在比我们还困难,可为什么建奴还要坚持与我们对峙呢?”
“因为辽东苦寒,建奴要是不南下经营,他们就会活不下去。就像历史上的匈奴、契丹、蒙古一样,他们为了生存,只能不断的南下,若一旦我们汉人松懈了,那么迎接我们的就是灭顶之灾。”
“眼下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保存辽东军力,步步为营,死死的拖住建奴,让他们无法踏进辽东防线一步,只要做到这点,我们就胜利了。”
“不知陛下有没有发现,如今辽东的局势,其实与历史上战国的长平之战很相似,我们败不起,建奴同样败不起,那么坚守消耗呢?我们却可以坚持下去,但建奴却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